柳老拋綿後,梅酸著骨時。
无
其他无
〔宋朝〕 李炳
柳老拋綿後,梅酸著骨時。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丁丁漏水夜何長,漫漫輕雲露月光。 秋壁闇蟲通夕響,寒衣未寄莫飛霜。
雲居避世客,髮白習儒經。 有地水空綠,無人山自青。 廢梁悲逝水,臥木思荒庭。 向夕霏煙斂,徒看處士星。
纔歸龍尾含雞舌,更立螭頭運兔毫。 閶闔欲開金漏盡,冕旒初坐御香高。
閑人倚柱笑雷公,又向深山霹怪松。 必若有蘇天下意,何如驚起武侯龍。
接鷺陪鸞漫得羣,未如高臥紫溪雲。 晉陽起義尋常見,湖口屯營取次聞。 大底鷦鵬須自適,何嘗玉石不同焚。 回看帶礪山河者,濟得危時沒舊勳。
北山東入海,馳道上連天。 順動三光柱,登臨萬象懸。 俛觀河內邑,平指洛陽川。 按蹕夷關險,張旗亙井泉。 曉巖中警柝,春事下蒐田。 德重周王問,歌輕漢后傳。 宸遊鋪令典,睿思起芳年。 願以封書奏,廻鑾禪肅然。
大江之水東西流,別有孤萍朝夕浮。 莫言此中長汎汎,終當結實觸王舟。 (見《文苑英華》卷一四九)。
一從同輦辭君寵,已分齊紈賦妾詩。 別院花紅休悵望(一作「恨」),亦曾開在阿嬌時。 (以上二首均見嘉慶元年刊戚鶴泉編《三台詩錄》卷一、光緒二十年刊王棻纂《光緒仙居志》附《仙居集》卷十九。 注一作者,爲張靖龍同志所錄示之異文。 )。
方安林下樂樵漁,底事牽來剖竹符。 道院固知人少訟,豐年何幸俗多娛。 閑隨野鶴穿花徑,靜看遊鱼戲玉壺。 却愧此身猶束縛,未能歸去老江湖。
高架添風韻,芳醪共姓名。 蘇州凝燕寢,疑是此香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