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畫虎

〔宋朝〕 王佐才

炳毛威骨自精神,好祝提毫點刷人。 縱使不成猶勝狗,休添角翼亂天真。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罷武功縣將入城 一

    乍拋衫笏覺身輕,依舊還稱學道名。 欲泥山僧分屋住,羞從野老借牛耕。 妻兒盡怕爲逋客,親故相邀遣到城。 無奈同官珍重意,幾迴臨路却休行。

    姚合 唐宋诗
  • 成紀書事二首 一

    東吳遠別客西秦,懷舊傷時暗灑巾。 滿野多成無主塚,防邊半是異鄉人。 山河再闊千餘里,城市曾經一百春。 閑與將軍議戎事,伊蘭猶未絕胡塵。

    許棠 唐宋诗
  • 善哉行

    有美一人兮,婉如青揚。 識曲別音兮,令姿煌煌。 繡袂捧琴兮,登君子堂。 如彼萱草兮,使我憂忘。 欲贈之以紫玉尺,白銀鐺,久不見之兮,湘水茫茫。

    貫休 唐宋诗
  • 雲起谷全暗,雨時山復明。 青春望中色,白澗晚來聲。 遠樹鳥群集,高原人獨耕。 老夫逃世日,堅坐聽陰晴。

    陳與義 唐宋诗
  • 龍翔真歇和尚求詩贈一首

    象骨巖居閩府教,江海兩封黄紙召。 孤雲自南仍更東,阻覲堯蓂友廊廟。 講通明論毗曇經,一佛出世祇爲人。 凝師白傅有真契,鑿齒彌天必相值。 河漢滔滔渺涯涘,三反九折時遊戲。 簦屩躋堂累千輩,鍧雷激電非思議。 毫忽微差失大千,同盡鴛鴻與螻蟻。 菩提一切皆具足,刮膜分光誠豈弟。 體味龍宮七佛書,盧老面目云何是。 餘生流浪無明窟,迴首塵塵非自己。 季咸鬼眼必見窺,和璞妙算應不遺。 大士知言善呵蔽,朝聞夕殞甘如飴。 疑蛇一祛病當愈,識路還家要有時。 金華士女涕泗流,胡爲决往龍翔遊。 是間雖住亦非住,奔軼常行祖師處。

    蘇籀 唐宋诗
  • 送嵩上人住庵 其一

    世間塵雜長人癭,歸卧蘿龕霜月影。 裏許離微妙轉功,玉壺夜汲瑠璃井。 吾家語味嚼枯硬,醉飽回來雙眼冷。 雲水明明得自由,六門事外誰關屏。

    釋正覺 唐宋诗
  • 寄題趙丞相獨往亭

    留侯佐漢日,結志已離群。 唐樂閑退年,陟險勤邦君。 區中豈所慕,物外良作論。 上宰曩僑寓,新亭初目存。 緬懷杖策時,風衣自翻翻。 □□□□□,□□□□□。 竹密徑迷遠,孤遊遺世紛。 憩松玩碧草,臨流睇歸雲。 山晚落花積,溪深啼鳥喧。 攬物覺意適,依風嗟世屯。 雖安吳越勝,詎忘河洛尊。 畢輔中興業,終回西北轅。 扈蹕歸廟社,角巾反丘樊。 遊矚河華郊,往來鄠杜村。 規摹王粲宅,彷彿辟疆園。 斯亭回首地,應爲閭里言。

    張嵲 唐宋诗
  • 戲答胡汝能

    我生苦中狹,與世枘鑿乖。 平生素心人,耿耿不滿懷。 汝能伯始後,遊世如嬰孩。 相逢握手語,便作塤箎諧。 時時笑謂我,如子患未涯。 執古以規今,求合誠難哉。 涉世幸未遠,子車尚可回。 我介足怨忌,君通絕嫌猜。 不見山巨源,雍容居鼎台。 不見嵇中散,絕交自可哀。 賢愚心自了,短韻共一咍。

    朱松 唐宋诗
  • 重修朝宗門樓集句呈王宰

    茲城實佳麗,上與浮雲齊。 回望川之陰,津途去不迷。 一旦起樓高百尺,城高跨樓滿金碧。 朱門峨峨臨九衢,一片彩霞迎曉日。 好奇賞俊實難逢,看此寧避雨與風。 仍誇縣尹風騷客,與人一心成大功。 應喜中原正無事,出爲蒼生作仙吏。 大賢爲政即多聞,不獨文章推國器。 立驅巘崿壓波瀾,千古煙霞一望間。 江上晚來堪畫處,丹青畫出是君山。 况乃烹鮮會嘉客,樓上重重歌吹發。 艷歌一曲酒一杯,華筵有戲呈初徹。 樓中美人奪神仙,輕身起舞紅燭前。 須臾宴罷日將夕,斷燼遺香裊翠烟。 四座少年君聽取,太平時節難身遇。 先生事業不可量,此中豈是久留處。 且飲美酒登高樓,高視乾坤又何愁。 早晚北門下徵詔,珮聲歸去鳳池頭。

    余壹 唐宋诗
  • 擬古六首 其四

    迢迢千尺松,下有綠髮龜。 流膏穿厚地,配此凌雲姿。 隱見雖若殊,雪霜俱不移。 置身苟得地,共保千歲期。

    曾協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