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雁橫空送斷霞,窮秋遊子向天涯。 泉甘野店黄粱酒,霜重荒原白菊花。 滿目劫灰傷井邑,回頭佳氣戀京華。 故人他日如尋我,試問雲溪舊釣沙。
无
其他无
〔宋朝〕 王銍
數雁橫空送斷霞,窮秋遊子向天涯。 泉甘野店黄粱酒,霜重荒原白菊花。 滿目劫灰傷井邑,回頭佳氣戀京華。 故人他日如尋我,試問雲溪舊釣沙。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青玉紫騮鞍,驕多影屢盤。 荷君能剪拂,躞蹀噴桑乾。 踠足追奔易,長鳴遇賞難。 摐金一萬里,霜露不辭寒。
□□(《全唐詩》作「曉登」)雲門山,直上壹千尺。 絕頂彌□(《全唐詩》作「孤」。 )聳,盤途幾傾窄。 前對堅裂峯,□□(《全唐詩》作「下臨」。 )削成壁。 陽□(《全唐詩》作「巘」。 )靈芝秀,陰崖仙乳□。 (此句《全唐詩》作「陰崖半天赤」。 )□□□羣山,遠望何所隔。 太陽未出海,曠晃半天赤。 (《全唐詩》無以上四句。 )大壑静不波,渺溟無際碧。 (「碧」,《全唐詩》作「極」。 )是時雪初霽,沍寒冰(《全唐詩》作「水」。 )更積。 恭(《全唐詩》誤作「披」)展送龍儀,寧安服狐白。 □□(《全唐詩》作「沛恩」)惟聖主,祈福在方伯。 三元章醮昇,五域□□(二字《全唐詩》亦闕。 )覿。 帟幕翠微亘,機□(《全唐詩》作「茵」。 )丹洞闢。 □□(《全唐詩》作「祝起」。 )鳴天鼓,拜傳端素冊。 霞間□□□,(《全唐詩》作「朱紱縈」。 )嵐際黃裳襞。 玉□(《全唐詩》作「策」。 )□□(《全唐詩》作「奉誠」)信,□□□(《全唐詩》作「仙佩俟」。 )奔驛。 □(《全唐詩》作「香」。 )氣入岫門,瑞雲出巖石。 至誠必招感,大福旋來格。 空□□□□,(《全唐詩》作「中忽神言」。 )帝壽萬千百。 (見畢沅、阮元撰《山左金石志》卷十二。 )(〖1〗按石刻詩題下有「北海郡太守趙居貞述。 渤海吳□書。 郡人李元莊鐫」等字。 石刻係天寶十一載所立,正書,崖高四尺五寸五分,廣二尺,在益都縣雲門山洞西關帝廟後北壁。 〖2〗此詩序文中所書玄宗尊號,石刻本與《全唐詩》不同。 按《新唐書·玄宗紀》載天寶七載羣臣上尊號曰「開元天寶聖文神武應道皇帝」。 又天寶八載復上尊號曰「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應禉皇帝」。 石刻所稱,顯係天寶七載所上尊號,然石刻立於天寶十一載,則當以《全唐詩》取天寶八載所上尊號爲是。 望頗疑作序刊石者緣一時疎忽,誤取七載尊號,而後之錄是刻者知其誤而糾正之,此《全唐詩》據本之所以異於石刻也。 )。
嵯峨玄都山,十方宗皇一。 岧岧於寶臺,光明焰流日。 煒燁玉林華,蒨璨耀朱實。 常念餐元精,鍊液固形質。 金光散紫微,窈窕大乘逸。
滿酌余當進,彌甌我自傾。
何年老烏龍,排山折其角。 漁人網得之,澄淵起雷雹。 異物世常猜,神光夜潛覺。 流傳歲月深,質槁紋斑剝。 漆簡射晶熒,玄圭靡雕琢。 孰謂喬松煙,能成此堅確。 晴窗試墨池,雲霧生掌握。 只恐化蜿蜒,飛騰入冥邈。 萊孫真可兒,句法有家學。 贈汝囊中珍,慚余鼻端斲。
小艇下滄浪,吳歌特地長。 斜分半艙月,滿載一篷霜。 香甑炊菰白,醇醪點蟹黄。 宦遊元爲口,莫恨老江鄉。
山谷前頭敢說詩,絕稱潄井掃花詞。 後來全集教渠見,別有天珍渠得知。
中心橫大江,兩面疊青嶂。 江山相夾閒,何人事吟放。 半鐏岸幘坐,永日開舲望。 孤棹已夷猶,數峯更清尚。 危影倒波底,凝嵐浮水上。 鳴鷺答猿啼,樵歌應漁唱。 併生泉石心,堪媿庸俗狀。
好溪瀉百壑,南北傾萬峰。 山凡堆阜俗,映岸羞爲容。 石門忽秀出,老幹蔭渟洪。 捨舟從口入,便已離塵中。 衆芳拱窟宅,環岡獻奇穠。 藤蘿異態度,尺寸疑施功。 錦茵翠織成,照耀無春冬。 水行千丈高,噴薄不可窮。 更有洗頭盆,雲深霧常封。 昔年謝康樂,築居待其終。 繼作者丘裴,語言亦稱雄。 邈然百世後,未忝騷人風。 栖栖三羽衣,日晏齋厨空。 云子歇過槳,蹔洗氛埃胸。 自歎苦淹留,寂寞不易供。 嗟我老無用,佞山久成翁。 結廬會昌側,勢落魚蝦叢。 種竹似束葦,栽松如斷蓬。 小兒餖盆盂,何時至周公。 會當同此住,代輸助之舂。
恥以維其心,在心每知愧。 不善臨吾前,真如負芒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