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鑾北狩淹歸轂,寂寞梁園春草綠。 猶傳故老守孤城,官軍不到黄河曲。 連雲樓櫓已灰燼,更倚窗扉防箭鏃。 招兵太半出羣盜,繡䘿蒙衣屢翻覆。 前宗後社力誅鉏,白刃如霜挂人肉。 州橋燈火夜無光,夾道狐狸晝相逐。 往時汴泗絕行舟,市糶十千塵滿斛。 衣冠避胡多在南,胡馬却食江南粟。 謀臣武士力俱困,海角飄摇轉黄屋。 盤庚五遷方擇利,昆陽一戰何當卜。 寧聞犬豕亂中華,漢祚承天終必復。 夕烽明處望千門,孤臣祇欲吞聲哭。
无
其他无
〔宋朝〕 劉子翬
雙鑾北狩淹歸轂,寂寞梁園春草綠。 猶傳故老守孤城,官軍不到黄河曲。 連雲樓櫓已灰燼,更倚窗扉防箭鏃。 招兵太半出羣盜,繡䘿蒙衣屢翻覆。 前宗後社力誅鉏,白刃如霜挂人肉。 州橋燈火夜無光,夾道狐狸晝相逐。 往時汴泗絕行舟,市糶十千塵滿斛。 衣冠避胡多在南,胡馬却食江南粟。 謀臣武士力俱困,海角飄摇轉黄屋。 盤庚五遷方擇利,昆陽一戰何當卜。 寧聞犬豕亂中華,漢祚承天終必復。 夕烽明處望千門,孤臣祇欲吞聲哭。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沙埋古篆折碑文,六國興亡事繫君。 今日淒涼無處說,亂山秋盡有寒雲。
宿雨洗秦樹,舊花如新開。 池邊草未乾,日照人馬來。 馬蹄踏流水,漸漸成塵埃。 鴛鴦不敢下,飛繞岸東西。 此地喧仍舊,歸人亦滿街。
閑門橫古塘,紅樹已驚霜。 獨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陽。 孤煙起蝸舍,飛鷺下漁梁。 唯有田家事,依依似故鄉。
玉甃蓮池春水平,小魚雙竝錦鱗行。 內中知是黃河樣,九曲今年徹底清。
空賜羅衣不賜恩,一薰香後一銷魂。 雖然舞袖何曾舞,常對春風裛淚痕。
海內誰憐海外人,問津何處是通津。 本求食祿非求利,只爲榮親不爲身。 客路離愁江上雨,故園歸夢日邊春。 濟川幸遇恩波廣,願濯凡纓十載塵。
我本野外夫,不能恒禮則。 爲性重任真,喫著隨所得。 既與萬物齊,方(項校「於」)□(張錫厚撥補「中」字)守靜默。 一身逢太平,五內無六賊。 (見斯四二七七卷,轉錄自《中華文史論叢》一九八四年第二輯刊張錫厚《斯四二七七殘卷考釋》。 )(按:斯四二七七卷,原無作者名。 張錫厚初擬題爲梵志體詩。 後經與蘇藏列一四五六卷重新綴合,確定此卷亦應爲王梵志詩,今從其說收入。 )。
我本不即世,世網以維之。 維之意何傷,俯仰百念衰。 清真寓天壤,誠盡復誰欺。 情忘物自遣,深虞未忘時。 平生寄筆墨,幽解畧自茲。
樊山八字形長在,漢鼎三分國盡墟。 安樂故宮猶廟食,遺民時薦武昌魚。
衆流自作一門去,老子閒爲三峽游。 弭棹初逢雲雨館,轉帆便是帝王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