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臨池歌

〔宋朝〕 劉子翬

君不見鍾繇學書夜不眠,以指畫字衣皆穿。 當時尺牘來鄴下,錦標玉軸爭流傳。 又不見魯公得法屋漏雨,意象咄咄凌千古。 斷碑零落翠苔封,直氣英風猶可覩。 元常獨步黄初際,清臣後出今無繼。 風神迥處本天資,巧力亦自精勤至。 羨君好尚何高奇,寒窗弄筆手生胝。 向來失計墮塵網,銳氣直欲摩雲飛。 男兒舌在心何怍,却擬臨池尋舊學。 要須筆外見鍾顔,會自蛟龍生掌握。 銀鈎石刻余何愛,勸以短歌君勿怠。 他時八體妙有餘,此歌儻可君紳書。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樂府古題序 古築城曲五解 一

    年年塞下丁,長作出塞兵。 自從冒頓強,官築遮虜城。

    元稹 唐宋诗
  • 柴司徒宅牡丹

    暮春欄檻有佳期,公子開顏乍拆時。 翠幄密籠鶯未識,好香難掩蝶先知。 願陪妓女爭調樂,欲賞賓朋預課詩。 只恐却隨雲雨去,隔年還是動相思。

    李中 唐宋诗
  • 憶秦娥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李白 唐宋诗
  • 兵要望江南 占北斗第十四(京本作「占斗第四」○十六首) 十二

    占北斗,明閃電光輝。 定主好人初出世,輔賢明德助人君,此兆即非輕。

    易靜 唐宋诗
  • 總聞詩涕泗交下爲一章寄嬌羞娘子(題擬)

    憶兒貌,念兒心,望兒不見涙沾襟。 時殊世異難相見,棄謝此生當訪尋。 (以上三首均見程毅中校點本《玄怪錄》卷二。 異文及改動均係程氏據《太平廣記》卷三二七校改。 (〖1〗《玄怪錄》云:梁天監元年,顧總爲縣吏,數被鞭捶,因逃墟墓間。 遇二黃衣,自稱爲王粲、徐幹,謂總生前是劉楨,並出楨卒後所爲詩。 幹復述楨女嬌羞娘憶父詞,總感而作一章以寄。 既別,持楨卒後詩見縣宰,宰待以賓禮。 後不知總所在。 〖節錄大概〗)。

    不詳 唐宋诗
  • 滄浪亭

    竄逐本無罪,羈窮向此忘。 野煙含悵望,落日滿滄浪。 亂草荒來綠,幽蘭死亦香。 楚魂招不得,秋色似瀟湘。

    胡宿 唐宋诗
  • 橫山堂三章 其二

    陽羨之水兮湍流喧豗,砅崖轉石兮萬壑殷雷。 瀨淺淺兮忽如瀉,畦碧綉兮溪罨畫。 橫山老人兮樂天無憂,聊臨睨兮夷猶。 擥芳茝兮大薄,搴杜若兮汀洲。 摹寫兮寶唾傳,悲壯兮又雙瑣。 沐髮兮何必咸池,濯吾纓兮水之湄。 乘月兮何必牛渚,繫吾舟兮水之浦。 吾之舟兮萬斛有餘,凌陽侯兮狎靈胥。 百尺揭兮帆席舉,撇旋捎濆兮無險阻。 傅說騎箕兮不可攀,留此舟兮橫山。

    葛立方 唐宋诗
  • 機簡堂余里人也在方外三十年未識其面乾道己丑余帥豫章乃自圓通來謁與之款語連日忘疲不謂末法中有此龍象且喜余里之有人因其歸作詩以送之

    我家石井旁,山水非不奇。 所恨過從少,無與同襟期。 獨幸里巷間,高僧有二機。 大機傳祖印,海內聲名馳。 晚歸結草庵,杜門人莫窺。 嗟哉已物化,不見三十朞。 我爲銘其塔,世猶仰清規。 小機真龍象,方爲人天師。 宴坐一禪榻,天花零亂飛。 聞名亦二紀,頗愧會面稀。 忽自廬阜來,訪我江之湄。 共說無生話,不覺日晷移。 顧我麋鹿姿,久欲脫馽羈。 來日寧有幾,擾擾將何爲。 一點退閑心,不謂師已知。 祇俟及新歲,上章力丐歸。 師儻還故里,願言款柴扉。 我雖無長物,亦有筇一枝。 正欲穿林壑,相與窮幽微。 庶幾進此道,盡洗平生非。

    吳芾 唐宋诗
  • 泉上

    晨起步林丘,路經泉上頭。 天邊日色下,水底浪花浮。 沙浄蒲芽綠,風牽荇带流。 澄瀾立白鷺,細浪逐輕鷗。 翠鳥來還去,脩魚躍更遊。 動成春色好,愈覺道情幽。 田舍知何處,江湖興未收。 徘徊不忍去,暝色冷如秋。

    胡宏 唐宋诗
  • 歲晏

    歲晏天益寒,短景殊未長。 曉日出愈遲,翳翳迷扶桑。 微陽不破霧,髣髴光有芒。 開門視屋瓦,北風吹朝霜。 起坐擁寒爐,束带指已僵。 灰中見宿火,晶熒無餘光。 天寒不可出,墐戶宜深藏。 朝衙不敢後,歛板趨公堂。 歸來日正出,臨階負朝陽。 茲晨暫自適,明朝殊未央。

    晁公遡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