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車莽蒼認孤墳,烈烈英標尚想存。 已脫遺孤安趙氏,更輕一死報公孫。 荒林雀噪風常急,古道人稀日自昏。 惆悵九原如可作,欲憑楚些爲招魂。
无
其他无
〔宋朝〕 劉子翬
停車莽蒼認孤墳,烈烈英標尚想存。 已脫遺孤安趙氏,更輕一死報公孫。 荒林雀噪風常急,古道人稀日自昏。 惆悵九原如可作,欲憑楚些爲招魂。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芳辰重游衍,乘景共追隨。 班荆陪舊識,傾蓋得新知。 水葉分蓮沼,風花落柳枝。 自符河朔趣,寧羨高陽池。
一朵花開千葉紅,開時又不藉春風。 若教移在香閨畔,定與佳人豔態同。
霧闢天光遠,春迴日道臨。 草濃河畔色,槐結路旁陰。 欲映君王史,先標胄子襟;經明如何(可)[一]拾,自有致雲心。 (《國秀集》卷下、《全唐詩》卷二○三皆收此詩爲校書郎荆冬倩之作,作孟詩恐誤。 )([一]依劉校。 )。
投閑閉門且穩坐,動輒有礙天難測。 錢神不肯赴招要,瘧鬼乘時作寒熱。 要之貧困真我道,一一爲向兒童說。 山中宿麥舊爲農,缾無儲粟今何拙。 甑塵不掃爨未烟,米盡自從仁祖索。 元英之孫陳義高,急遣樵青分粟麥。 細舂落落簸珠圓,退磨紛紛飛玉屑。 粥香恍若在僧坊,麵熟又將思水厄。 從來藿食不謀國,饑即須餐困仍歇。 笑殺多牛足穀翁,何用詩腸生錦襭。
山似牛頭峽,水如龍尾灣。 半生多罪垢,浣洗塵土顔。 仙人舊聞名,一往何年還。 岫幌煙爲鎖,玉扉誰與關。 忽聞響答谷,恍若猿叫山。 我欲紀末契,焉得茅三間。 泉漏聽琴筑,風雨聞佩環。 木杪青螺髻,得非雲霧鬟。
少年喜結交,患難謂可倚。 寧知事大謬,親友化虎兕。 出仕五十年,危不以讒死。 始畏囊中錐,寧取道傍李。 老來多新知,英彥終可喜。 豈以二三君,遂疑天下士。
喚舟欲泛湖,出門日已暮。 顧景遂輟行,老病畏風露。 不如上南塘,蕭然散予步。 季子挾書卷,仲孫奉杖屨。 夏秋多杜門,一出驚行路。 鄰里相與言,穡事凜可懼。 群蝗飛蔽日,殘嚙到竹樹。 惟茲數里間,若有神物護。 天菑幸獨薄,豈以此老故。 老人亦自笑,病骨日欲仆。 鬼神彼何爲,與世殊好惡。 相期勤自修,此幸豈可屢。
密灑疎飄儘自由,通宵到曉未須休。 平生愁聽芭蕉雨,何事今來聽不愁。
綠鬢懷中詔,清秋向上都。 聖圖方廣大,賢路不崎嶇。 會見除清切,寧須復轉輸。 公如任風憲,抨劾莫踟躕。
心胸包天地,人亦天地物。 莫笑容膝齋,空洞足伸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