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步忘歸遠,春心不自休。 管弦非老伴,風雨定花讎。 柳暗深深路,溪寒小小樓。 謝娘歌白紵,此意可忘憂。
无
其他无
〔宋朝〕 劉子翬
野步忘歸遠,春心不自休。 管弦非老伴,風雨定花讎。 柳暗深深路,溪寒小小樓。 謝娘歌白紵,此意可忘憂。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古人留路去,今日共君行。 若待青山盡,應逢白髮生。 誰知到蘭若,流落一書名。
身閑無所爲,心閑無所思。 況當故園夜,復此新秋池。 岸闇鳥棲後,橋明月出時。 菱風香散漫,桂露光參差。 靜境多獨得,幽懷竟誰知。 悠然心中語,自問來何遲。
寂寥高室古松寒,松下仙人字委鸞。 頭垂白髮朝鳴磬,手把青芝夜遶壇。 物像自隨塵外滅,真源長向性中看。 悠悠萬古皆如此,秋比松枝春比蘭。
昔濫貂蟬長,同承雨露霏。 今參魚鱉守,望美洞庭歸。 浦樹懸秋影,江雲燒落輝。 離魂似征帆,恆往帝鄉飛。
赫赫誰𤮧肆,其酒甚濃厚。 可憐高幡幟,極目平升斗。 何意訝不售,其家多猛狗。 童子欲來沽,狗齩便是走。
晚□照靈溪,溪澄水□綺。 維舟平岸□,□下□□□。 □□□□□,事閒亦念此。 (以下四行闕。 同前)(按:此詩見於石刻《唐開元神武皇帝道德經注碑》左側,署「都知造作□□封丘主簿邢□」。 詩後有題名五行:□古書敕監修功德內使梁令深監內供奉京肅明□□□玄元廟等□功□天寶元年歲在壬午□□敕修功德京同內使判官車□。 〖1〗《鹿邑縣志》附跋云:「右碑二面皆刻字,下半全沒土中,蓋自宋以後,縣境屢有河患,淤填已甚也。 掘地數尺,若陷穽然,龜趺乃見。 碑陽漫漶過半,陰殆全泐,後亡年月,不知何時立。 〖注:唐明皇開元二十三年頒《注道德經》,碑)(內有『廿三祀帝載』云云,情事正合。 〗碑右側刻匡城主簿王位之詩五言八十字,具有左司風格,字亦遒逸,蓋才而淪於下位者。 下列題名凡四人,同時與否,未敢決。 歲次庚辰,當是開元二十八年,是歲敕修宮宇,《唐書》無徵。 左側封丘主簿邢□詩,纔餘十數字,似不逮王作。 下列題名皆內使監修功德者,時在天寶元年,距開元廿八年僅二載,疑是一役久而未竟也。 」)。
豺狼暴宮闕,拔塗凌丹墀。 花木久不芳,羣凶亦自疑。 既爲皇帝枯,亦爲皇帝滋。 艸木尚多感,報恩須及時。 (見唐趙元一《奉天錄》卷四)。
楚山有高士,梁國有遺老。 築室既相鄰,向田復同道。 糗糒常共飯,兒孫每更抱。 忘此耕耨勞,媿彼風雨好。 蟪蛄鳴空澤,鶗鴂傷秋草。 日夕寒風來,衣裳苦不早。
壯此江郎峰,何年儼而峙。 融結自太古,造化鍾一氣。 屹然居獨尊,群峰俱不至。 如冠劍大臣,廷諍而出位。 大哉天地間,覆載不敢議。 此峰有四面,面面各異勢。 撐空方突兀,傲世不嫵媚。 我昨玉山來,雪罷煙收霽。 川平如湧出,蕩漾浮蒼翠。 已遠更回頭,眼老猶决眥。 眷言須水陽,税駕得巖寺。 黄童與白叟,追逐兩閲歲。 勝踐在咫尺,心賞通寤寐。 塵勞不鞭後,俯仰徒自媿。 會待秋風高,杖履窮幽邃。 雲深月滿山,儻與神仙侍。
欲引秋聲竹旋移,吟烟時一啓柴扉。 了無俗物迷青眼,毎有輕風襲客衣。 地僻不知炎暑老,身閒潛覺道心微。 茫茫塵事俱臧穀,羞偶閭閻較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