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慈恩寺懷舊

〔唐朝〕 李端

去者不可憶,舊遊相見時。 凌霄徒更發,非是看花期。 倚玉交文友,登龍年月久。 東閣許聯牀,西郊亦攜手。 彼蒼何暖昧,薄劣翻居後。 重入遠師谿,誰嘗陶令酒。 伊昔會禪宮,容輝在眼中。 籃輿來問道,玉柄解談空。 孔席亡顏子,僧堂失謝公。 遺文一書壁,新竹再移叢。 始聚終成散,朝歡暮不同。 春霞方照日,夜燭忽迎風。 蟻鬬聲猶在,鴞災道已窮。 問天應默默,歸宅太匆匆。 淒其履還路,莽蒼雲林暮。 九陌似無人,五陵空有霧。 緬懷山陽笛,永恨平原賦。 錯莫過門欄,分明識行路。 上智本全真,郄公況重臣。 唯應撫靈運,暫是憶嘉賓。 存信松猶小,緘哀草尚新。 鯉庭埋玉樹,那忍見門人。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下第

    枉爲鄉里舉,射鵠藝渾疎。 歸路羞人問,春城賃舍居。 閉門辭雜客,開篋讀生書。 以此投知己,還因勝自餘。

    姚合 唐宋诗
  • 下第出京

    還失禮官求,花時出雍州。 一生爲遠客,幾處未曾遊。 故疾江南雨,單衣薊北秋。 茫茫數年事,今日淚俱流。

    黃滔 唐宋诗
  • 七言 二十二

    雲鬢雙明骨更輕,自言尋鶴到蓬瀛。 日論藥草皆知味,問著神仙自得名。 簪冷夜龍穿碧洞,枕寒晨虎臥銀城。 來春又擬攜筇去,爲憶軒轅海上行。

    呂巖 唐宋诗
  • 十四日登真武山 其二

    白鹽卓立群峯外,真武山頭平視之。 試上白鹽峯頂望,未知真武孰高卑。

    王十朋 唐宋诗
  • 南樓

    江漢西來於此會,朝宗東去不須分。 銀濤遥带岷峨雪,烟渚高連巫峽雲。 鸚鵡洲悲狂處士,蛟龍池化故將軍。 登臨長願如今日,塵靜元規楚不氛。

    王十朋 唐宋诗
  • 得孫以詩邀立夫兄次明丈作看客

    我生苦不諧,所向如登天。 老眼始見孫,便覺了世緣。 一陽謹初度,剝極宜復旋。 神氣已秀發,玉虹照晴川。 家書或有託,似能守青編。 免翁費十牛,令渠受一廛。 使君與別駕,同是峨眉僊。 肯來摩其頂,飛蓋相聯翩。 丘也親抱送,已輸徐氏先。 游夏實高弟,庶幾文學傳。

    王灼 唐宋诗
  • 睡起遣懷

    百事不能能荷鋤,不鋤菜畦鋤芋區。 身存那用十年相,陂壞且爲凶歲儲。 百事不學學作詩,不作白紵作竹枝。 黄陵廟前風浪惡,青衣渡口行人悲。 老病閉門常憒憒,芋不復鋤詩亦廢。 客來剝啄喚不譍,一味人間占閑退。 今朝一日三倒床,歎息春晝如年長。 摩挲困睫喜湯熟,小瓶自拆山茶香。

    陸游 唐宋诗
  • 太傅楊和王輓歌詞二首 其二

    歲與靈光晚,名登甲令芳。 剖符山若礪,交戟鬢如霜。 半世三槐位,千秋異姓王。 哀榮公不憾,人自惜堂堂。

    范成大 唐宋诗
  • 大石

    困卧籃輿中,醒視人影直。 伸頭起四望,不斷山環碧。 羊腸路百轉,當面一蹲石。 高廣不可際,隆重誰與匹。 宛如百楹屋,玄繒四籠羃。 又如龍虎踞,煙雲繞其側。 突出衆山間,旁無他石立。 古今歲年久,光彩凈如拭。 兒童梯級上,羣聚相戲劇。 偉哉殊特觀,我來聊扣擊。 汝從何代有,長養成大質。 汝今閲世多,幾見陵谷易。 漢王欲東時,曾經車馬迹。 武侯三顧後,曾見王師出。 衮衮千萬載,人與事如織。 興亡竟何在,而汝獨如昔。 古有石能言,今乃不可詰。 徘徊不忍去,撫掌重太息。 安得李將軍,一箭誇雄力。

    袁說友 唐宋诗
  • 送別李毅高宣教

    堪嘆媧皇六葉孫,直將豪武蓋諸昆。 黄金散盡身如寄,閑管春風白下門。

    葉適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