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勸六四叔卜居

〔宋朝〕 劉子翬

便合誅茅隠舊陂,亂來吾里獨熙熙。 年豐禾黍侵山上,地僻杉松傍澗欹。 涉世有求俱甕算,歸田得計莫狐疑。 竹林杖屨從茲始,二阮風流儻可追。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郊廟歌辭 太清宮樂章 紫極舞

    至道生元氣,重圓法混成。 無爲觀大象,沖用體常名。 仙樂臨丹闕,雲車出玉京。 靈符百代應,瑞節九貞迎。 寶運開皇極,天臨映太清。 長垂一德慶,永庇萬方寧。

    不詳 唐宋诗
  • 相和歌辭 輓歌

    丹旐何飛揚,素驂亦悲鳴。 晨光照閭巷,輀車儼欲行。 蕭條九月天,哀輓出重城。 借問送者誰,妻子與弟兄。 蒼蒼上古原,峨峨開新塋。 含酸一慟哭,異口同哀聲。 舊壟轉蕪絕,新墳日羅列。 春風草綠北邙山,此地年年生死別。

    白居易 唐宋诗
  • 藍田溪雜詠二十二首 池上亭

    臨池構杏梁,待客歸煙塘。 水上褰簾好,蓮開杜若香。

    錢起 唐宋诗
  • 寄興國池鶴上劉相公

    馴狎經時久,䙰褷短翮存。 不隨淮海變,空媿稻粱恩。 獨立秋天靜,單棲夕露繁。 欲飛還斂翼,詎敢望乘軒。

    張衆甫 唐宋诗
  • 湖州朝陽樓

    十二亭亭占曉光,隋家浪說有迷藏。 仲宣題盡平生恨,別處應難看屋梁。

    吳融 唐宋诗
  • 詩三百三首 八十

    徒勞說三史,浪自看五經。 洎老檢黃籍,依前住白丁。 筮遭連蹇卦,生主虛危星。 不及河邊樹,年年一度青。

    寒山 唐宋诗
  • 南歌子 一

    遠山愁黛碧,橫波慢臉明,膩香紅玉茜羅輕。 深院晚堂人靜,理銀箏。 鬢動行雲影,帬遮點屐聲,嬌羞愛問曲中名。 楊柳杏花時節,幾多情。

    毛熙震 唐宋诗
  • 太上昇玄消災護命妙經頌

    太上本來真,虛無中有神。 若能心解悟,身外更無身。 假名元始號,元始虛無老。 心源是元始,更無無上道。 七寶爲林苑,五明宮殿寬。 人身皆備有,不解向心觀。 三世諸天聖,相因一性宗。 一身無萬法,萬法一身同。 放出光明照,無央世界中。 乾坤明表裏,日月覺朦朧。 妙觀無靜苦,自性不能知。 妄想隨緣去,何時有出期。 生滅何時盡,相因浩劫來。 似環螻蟻轉,如轂碾塵埃。 誰言河海闊,深淺尚能知。 愛欲情無底,何年有出時? 水鳥及風林,咸歸一法音。 如何顛倒性,自起萬般心。 虛無含有象,有象復歸無。 心若分明了,知權呼有無。 無空空不空,無色色不色。 若能知色空,色空皆自得。 有有兼無有,無無及有無。 虛心能不動,妙道自來居。 如人入黑暗,目覩又何曾。 若要分明見,須憑浩劫燈。 有相兼無相,迷惑終不知。 未能明覺性,安得決狐疑。 衆生情行劣,迷失道根源。 特謂宣宗旨,教令入妙門。 物向無中有,道從有裏無。 莫生無有見,迷執自消除。 空色互相生,相纏如糾墨。 要知空色理,自莫分空色。 道性本虛無,虛無亦假呼。 若生無有見,終被法來拘。 不空是真空,不色是真色。 空色便爲真,真法何曾得? 是空及是色,究竟總非干。 要認真空色,迴心向己難。 空色宜雙泯,不須舉一隅。 色空無滯礙,本性自如如。 妙音喻虛性,虛心非妙音。 認他毫髮事,難得[自](目)由心。 一心觀一切,一切法皆同。 若能如斯解,方明智慧通。 了悟性根源,名爲入妙門方便法,是法勿留存。 決破疑惑網,有無都不干。 正心長自在,如[隼](準)入雲盤。 心靜六根清,六根隨性行。 性能無著物,邪障那邊生。 妙經無礙性,權立妙經名。 故爲衆生說,令教悟此經。 一真度一切,如檝濟橫流。 真性隨身有,勿於身外求。 傳教虛無理,世間散布行。 誦經能萬遍,其義自分明。 真性號神王,飛天無定方。 破邪能自外,堅固喻金剛。 靈童即正性,無染號真人。 威猛喻師子,名殊一法身。 諸天諸聖衆,無一亦無二。 性不遂波流,是名真侍衛。 語默及遊息,無生一念思。 忘形歸恍惚,神鬼不能窺。 正法度邪法,衆生見處偏。 若生無有見,即被染心田。 天尊重說偈,直爲指心源。 汲引迷惑者,令歸解脫門。 道非干視聽,視聽轉生疑。 應物臨機用,虛心即可知。 心疑隨萬境,隨境認心田。 道非有爲有,方名離種邊。 (《正統道藏》鳥字號)。

    司馬承禎 唐宋诗
  • 自潘陵尖還少室居止秋夕憑眺

    草堂近少室,夜靜聞風松。 月出潘陵尖,照見十六峰。 九月山葉赤,谿雲淡秋容。 火點伊陽村,煙深嵩角鐘。 尚子不可見,蔣生難再逢。 勝愜只自知,佳趣爲誰濃。 昨詣山僧期,上到天壇東。 向下望雷雨,雲間見回龍。 夕與人羣疎,轉愛丘壑中。 心澹水木會,興幽魚鳥通。 稀微了自釋,出處乃不同。 況本無宦情,誓將依道風。

    岑參 唐宋诗
  • 天台梵才師長吉在都數以詩筆見授因答以轉句 其一

    九霞凝標倚霄極,爾時師在雲巖側。 坐中不起見諸方,滿祴天香嗅薝蔔。

    宋祁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