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說催耕步澗幽,田家喜氣共春浮。 仁聲似水潛潛物,不作驚人洶洶流。
译文
无
其他无
〔宋朝〕 劉子翬
聞說催耕步澗幽,田家喜氣共春浮。 仁聲似水潛潛物,不作驚人洶洶流。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北望單于日半斜,明君馬上泣胡沙。 一雙淚滴黃河水,應得東流入漢家。
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 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漲海嘗從此地流,千帆飛過碧山頭。 君看深谷爲陵後,翻覆人間未肯休。
平明擇鉢向風輕,正及隋堤柳色行。 知爾禪心還似我,故宮春物肯傷情。
峭筍倚溪壖,雄標屹霞境。 雲披看卷籜,波靜見垂影。 頓翼已棲林,殘陽方在頂。 (同前)(按:三詩原收鄭轅、崔全素詩後,題作「同賦」,今重爲擬題。 )。
綴鉢持來勇入廛,家家行結勝因緣。 三千界重慈悲佛,五百生稱忍辱仙。 芳濯叢林春冉冉,明隨流水月娟娟。 飽參事與千僧供,洗足蒲團枯木禪。
疏園兩樹杏,風雨夜離披。 離披君莫恨,結子還並枝。 猶勝西澗水,一去杳無期。 静坐觀物理,令人添鬢絲。
欲識當年泣鬼神,詩皆絹婦與虀辛。 洗空千古無凡馬,稱到於今有幾人。 肯與齊梁充後乘,只應蘇李是前身。 豐碑更著最佳處,傳示宜過一萬春。
相得詩人我與公,浙江從此隔西東。 年來已是難爲別,更在山中風雪中。
地高多與風雲會,天近嘗爲日月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