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瓏巖穴巧如刳,中貯滄浪百斛餘。 衰懶自憐遊世久,襟懷未及汝常虛。
无
其他无
〔宋朝〕 劉子翬
玲瓏巖穴巧如刳,中貯滄浪百斛餘。 衰懶自憐遊世久,襟懷未及汝常虛。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邯鄲城南遊俠子,自矜生長邯鄲裏。 千場縱博家仍富,幾度報讐身不死。 宅中歌笑日紛紛,門外車馬如雲屯。 未知肝膽向誰是,令人却憶平原君。 君不見今人交態薄,黃金用盡還疎索。 以茲感激辭舊遊,更於時事無所求。 且與少年飲美酒,往來射獵西山頭。
東流既瀰瀰,南紀信滔滔。 水激沈碑岸,波駭弄珠皐。 含星映淺石,浮蓋下奔濤。 溜闊霞光近,川長曉氣高。 檣烏轉輕翼,戲鳥落風毛。 客心既多緒,長歌且代勞。
前年九日餘杭郡,呼賓命宴虛白堂。 去年九日到東洛,今年九日來吳鄉。 兩邊蓬鬢一時白,三處菊花同色黃。 一日日知添老病,一年年覺惜重陽。 江南九月未搖落,柳青蒲綠稻穟香。 姑蘇臺榭倚蒼靄,太湖山水含清光。 可憐假日好天色,公門吏靜風景涼。 榜舟鞭馬取賓客,掃樓拂席排壺觴。 胡琴錚鏦指撥刺,吳娃美麗眉眼長。 笙歌一曲思凝絕,金鈿再拜光低昂。 日脚欲落備燈燭,風頭漸高加酒漿。 觥醆豔飜菡萏葉,舞鬟擺落茱萸房。 半酣憑檻起四顧,七堰八門六十坊。 遠近高低寺間出,東西南北橋相望。 水道脉分櫂鱗次,里閭碁布城冊方。 人煙樹色無隙罅,十里一片青茫茫。 自問有何才與政,高廳大館居中央。 銅魚今乃澤國節,刺史是古吳都王。 郊無戎馬郡無事,門有棨戟腰有章。 盛時儻來合慚媿,壯歲忽去還感傷。 從事醒歸應不可,使君醉倒亦何妨。 請君停杯聽我語,此語真實非虛狂。 五旬已過不爲夭,七十爲期蓋是常。 須知菊酒登高會,從此多無二十場。
秋山古寺東西遠,竹院松門悵望同。 幽鳥靜時侵徑月,野煙消處滿林風。 塔分朱雁餘霞外,剎對金螭落照中。 官備散寮身却累,往來慙謝二蓮宮。
東方曉日上翔鸞,西轉蒼龍拂露盤。 渭水寒光搖藻井,玉峰晴色上朱闌。 九重宮闕參差見,百二山河表裏觀。 蹔輟去蓬悲不定,一凭金界望長安。
浪花如雪疊江風,社過高秋萬恨中。 明日便隨江燕去,依依俱是故巢空。
封章才達冕旒前,黜詔俄離玉座端。 二亂豈由明主用,五危終被佞臣彈。 西巡鳳府非爲固,東播鑾輿卒未安。 諫疏至今如可在,誰能更與讀來看。
三度曾經游此地,從緣權順世間情。 登山雖有謝安志,遁迹慚無慧遠名。 翠疊寒枝松未老,影深幽徑竹新成。 莫言去住關懷抱,雲本無心水自清。 (見懺庵居士《高僧山居詩》,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三年綫裝鉛印本。 )(〖1〗張靖龍云:永明即延壽。 清釋際祥《淨慈寺志》〖《武林掌故叢編》第十三集〗卷十九附著述目中有「《永明壽禪師山居詩》,吳越僧延壽撰」等語。 卷十八明人李日華山居詩序中記載了永明山居詩的刻本來源,序後附錄佛國山人黃樹穀《集山居詩絕句》十首。 旁小字注曰:「集永明壽禪師詩句。 」其詞句與懺庵居士本全部相同。 集句詩後附載和詩諸公云,高峰妙法嗣布衲雍公,嘗居南屏,賡和《永明山居詩》六十九首,楚石梵琦有《和永明山居詩》,梅雪有《和永明山居詩》。 古春云:「永明壽禪師有詩六十九首,慶壽獨庵從和之。 」按元代天目山大覺正等寺布衲祖雍的和作,今存其一,見《西天目祖山志》卷五,步延壽山居詩其二韻。 又懺庵居士《高僧山居詩續編》載元代天台高僧無見先覩《和永明禪師〖山居詩〗韻》六十九首,步韻甚嚴。 從永明山居詩的內容來看,也屬智覺延壽所作無疑。 詳細考證參見拙作《延壽及其佚詩》,載《溫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一九八六年第三期。 按:日本《續藏經》本宋釋文沖《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自行錄》末附延壽著作總目,有《山居詩》一卷,當即指以上所錄諸詩。 此書所錄延壽所作詩尚有《詩讚》一卷、《物外集》十卷五百首、《吳越唱和詩》一卷、《光明會瑞應詩》一卷、《供養石橋羅漢一十會祥瑞詩》一卷、《雜歌》一卷、《布金歌》一卷、《定慧相資歌》一卷。 )。
欄干納清曉,拄杖追黄鵠。 燕公不相待,使我立於獨。 霧收天落川,日動春浮木。 舉手謝時人,微風吹野服。
梅花笑我無佳句,慚愧詩翁亦姓林。 細看窗前隕秋葉,誰知雪底得春心。 斷橋斜徑光將夕,淡月疏雲趣更深。 何處清香惱行客,江頭跋馬試教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