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震有位,黃離蔽明。 江充禍結,戾據災成。 銜冤昔痛,贈典今榮。 享靈有秩,奉樂以迎。
无
其他无
〔唐朝〕 不詳
蒼震有位,黃離蔽明。 江充禍結,戾據災成。 銜冤昔痛,贈典今榮。 享靈有秩,奉樂以迎。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大旱山岳燋,密雲復無雨。 南方瘴癘地,罹此農事苦。 封內必舞雩,峽中喧擊鼓。 真龍竟寂莫,土梗空俯僂。 吁嗟公私病,稅斂缺不補。 故老仰面啼,瘡痍向誰數。 暴尫或前聞,鞭巫非稽古。 請先偃甲兵,處分聽人主。 萬邦但各業,一物休盡取。 水旱其數然,堯湯免親覩。 上天鑠金石,羣盜亂豺虎。 二者存一端,愆陽不猶愈。 昨宵殷其雷,風過齊萬弩。 復吹霾翳散,虛覺神靈聚。 氣暍腸胃融,汗滋衣裳污。 吾衰尤拙計,失望築場圃。
西來將相位兼雄,不與諸君覲禮同。 早變山東知順命,新收濟上立殊功。 朝官敘謁趨門外,恩使喧迎滿路中。 閶闔曉開銅漏靜,身當受冊大明宮。
遠村寒食後,細雨度川來。 芳草連谿合,梨花映墅開。 槿籬懸落照,松徑長新苔。 向夕亭臯望,遊禽幾處回。
辛勤長在學,一室少曾開。 時憶暮山寺,獨登衰草臺。 名期五字立,迹媿九年來。 此意今聊寫,還希君子哀。
濯手天津女,纖腰洛浦妃。 魚腸遠方至,鴈足上林飛。 妙奪鮫綃色,光騰月扇輝。 非君下路去,誰賞故人機。
識得衣中寶,無明醉(伯作「酒」)自惺(《燈錄》、《通載》、伯作「醒」)。 百骸俱(《燈錄》、《宗鏡錄》作「雖」)潰散(伯作「悔盡」),一物鎮長靈。 知(《通載》作「智」)境渾非體(伯作「智劍揮非體」),尋(伯、《燈錄》、《通載》作「神」)珠不定(伯作「見」)形。 悟即(伯、《燈錄》、《通載》作「則」)三身佛,迷疑萬卷經。 在心心豈(《燈錄》、《通載》、伯作「可」)測,居(《燈錄》、《通載》作「歷」)耳耳難聽。 罔像先天地,淵玄(《燈錄》、《通載》作「玄泉」,伯作「懸泉」)出杳冥(伯作「名」)。 本剛非鍛(伯作「斷」)鍊,元淨(《燈錄》、《通載》作「鏡」)莫澄停(伯作「亭」、《燈錄》、《通載》作「渟」)。 盤泊(《通載》作「礴」)逾(伯作「轉」,《燈錄》、《通載》作「輪」)朝日,玲瓏(伯作「鈴鑨」)暎曉星。 瑞光流不滅,真澄(伯作「氣」)濁還清(《燈錄》、《通載》作「真氣觸還生」)。 鑒照崆峒(伯作「空洞」)寂,勞(《燈錄》、《通載》、伯作「羅」)籠法界明。 剉(《燈錄》作「挫」,伯作「春」)凡功不滅(伯作「狹」),超聖果非盈。 龍女心親獻,虵(《燈錄》、《通載》作「闍」)王口自傾(伯作「經」,《燈錄》、《通載》作「呈」)。 護鵝人却活,黃雀義(《燈錄》、《通載》作「意」)猶輕。 解語非關舌,能言不是聲。 絕邊彌瀚(《燈錄》、《通載》作「汗」)漫,三(《燈錄》、《通載》作「無」)際等空平。 演教非爲教(《燈錄》、《通載》作「說」),聞名不(《燈錄》作「勿」,《通載》作「忽」)認名。 (伯無以上四句)。 二(伯、《通載》、《燈錄》作「兩」)邊俱不(《通載》作「莫」)立(伯作「守」),中道不須行。 見月休看(《燈錄》、《通載》作「觀」)指(伯作「紙」),歸(伯作「知」,《燈錄》、《通載》作「還」)家罷問程(伯作「逞」)。 識心豈測(《燈錄》作「心則」,伯、《通載》作「心即」)佛,何佛更堪成。 (按:《景德傳燈錄》卷三十收丹霞和尚《翫珠吟二首》,此爲其二。 另伯三五九七卷、《佛祖歷代通載》卷十六亦收此詩。 異文並注出。 《宗鏡錄》卷四十收「百骸雖潰散,一物鎮長靈」二句,題作《般若吟》,不注作者名。 )。
九重天子搆明堂,凡木那堪作棟梁。 生世固非賢者出,佐時空遇帝圖昌。 略無聲望朝廷重,寧有功名史冊芳。 羅列兒孫共爲壽,老年難訴滿金觴。
吾家中隠君,才比萬斛泉。 短小精悍姿,一劍當雄邊。 去年郴州賊,俯視衡嶽顛。 君從襄陽來,孤忠作戈鋋。 譚笑百雉安,凈洗湖嶺煙。 謂當酬王勳,金印如斗懸。 言歸遽如許,此意誰爲宣。 小隠即居山,大隠即居廛。 夫君處其中,政爾當留連。 早晚有詔書,喚君遠朝天。 欲爲中隠遊,更著三十年。
窗低蘆葦秋,便有江湖思。 久已倦垂綸,游魚不須避。
平生飽聽無雙譽,一見全勝得異書。 妙語從君聞梗概,清尊酌我更躊躇。 希蹤伯氏情何限,惜別吾曹意有餘。 若見滁州新博士,爲言湘水愧汙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