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望題輿早已賢,高風晚歲更超然。 笑收劍佩遺榮路,獨往山林事引年。 行馬正看光梓里,卧麟忽歎掩松阡。 鄉州耆舊今垂盡,忍見山頹重涕漣。
无
其他无
〔宋朝〕 范浚
雅望題輿早已賢,高風晚歲更超然。 笑收劍佩遺榮路,獨往山林事引年。 行馬正看光梓里,卧麟忽歎掩松阡。 鄉州耆舊今垂盡,忍見山頹重涕漣。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寒郊好天氣,勸酒莫辭頻。 擾擾鍾陵市,無窮不醉人。
擾擾馳名者,誰能一日閑。 我來無伴侶,把酒對南山。
春彩融融釋凍塘,日精閑嚥坐巖房。 瓊函靜啓從猨覰,金液初開與鶴嘗。 八會舊文多搭寫,七真遺語剩思量。 不知夢到爲何處,紅藥滿山煙月香。
永嘉東南盡,□袒《青田志》(作「倚棹」。 )皆可究。 帆引滄海風,舟□(《青田志》作「沿」。 )縉雲溜。 羣瞐何隱磷,萬□(《青田志》作「物」。 )更森秀。 地氣冬轉暄(一作「暝」)瞑(一作暄。 )氛陰改晝。 緬懅謝康樂,□(《青田志》作「伊」,一作「夙」。 )昔兹爲壽(《青田志》作「守」。 )逸興滿雲林,清詞(一作「詩」。 )冠宇宙。 嘗遊石門裏,□□(《青田志》作「勝踐」。 )宛如舊。 峭壁苔蘚濃,懸崖(一作「巖」。 )風雨驟。 巖隈□(《青田志》作「餘」。 )灌莽,□□(《青田志》作「壁畔」。 )空泉甃。 物是人已非,瑶潭淒□□(《青田志》作「懷獨漱」。 )(〖1〗案石刻詩前原署「諸暨縣令郭密之」七字。 〖2〗附《□使永嘉經謝公石門山作》一首〖《全唐詩》題作《永嘉經謝公石門山作》〗:「絕境〖《全唐詩》作「綿境」〗經耳目,未曾〖《全唐詩》、《青田志》並作「嘗」〗曠躋登。 一窺石門險,載〖《全唐詩》作再〗滌心神懵。 洞壑閟金澗,𢽽崖{股/皿}〖《全唐詩》、《青田志》並作「盤」〗石楞。 陰潭下羃羃,秀嶺上層層。 千丈瀑流𠹟〖《全唐詩》、《青田志》並作「蹇」〗,半溪風雨恆〖《全唐詩》作「絙」〗。 興餘志每愜,心遠道自弘〖《青田志》作「宏」〗。 乘軺廣儲佳〖《全唐詩》作「峙」,《青田志》作「偫」〗,祇命愧才能。 輟棹〖《全唐詩》作「櫂」〗周氣象,捫條歷騫崩。 忽如生羽翼,怳若將超〖《全唐詩》作「起」〗騰。 謝客今已矣,我來誰與朋? 」按詩前署「者暨縣令郭密之」七字。 詩末紀「時天寶八載冬仲月勒」九字。 《全唐詩》不記年月。 〖3〗阮元《兩浙金石志》:「右詩刻二種,在青田縣石門洞磨崖。 一《題石門山》,詩及前後題款年月凡十一行:一《永嘉懷古》,詩及題款凡八行,俱正書,徑寸。 嘉慶元年二月,臨海令華氏瑞潢過此摉出之。 按二詩《全唐詩》未載〖望按:《永嘉懷古》《全唐詩》未載,餘一首載在《補遺》卷,阮氏蓋未見耳〗邑志云:郭密之於天寶中令諸暨,建義津橋,築放生湖,溉田二千餘頃,民便之。 舊志止載後《懷古》詩,題作」石門山,而無前詩,未見石刻也。 〖4〗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郭密之五言詩二篇,皆刻於青田之石門洞崖壁,前人錄金石者皆未之及。 今芸臺中丞《兩浙金石記》始著之。 詩古淡近選體。 石門尚有徐嶠、張愿詩刻,皆開元天寶間人。 崖石鑱損,唯姓名僅存,詩句莫能辨識矣。 」〖5〗王尚賡雲舫跋:「右石門山唐郭密之詩刻拓本,乃余友芝庭以贈嘉興李金瀾先生者,先生最爲珍秘。 如阮宮保《兩浙金石志》亦載此詩刻。 其《永嘉懷古》詩計缺一十有一字,此拓僅缺二字。 又前詩「偫」,《兩浙金石志》作「仕」,後詩「棹」作「袒」、「守」作「壽」、「宛」作「定」,又《郡志》「伊」作「夙」、「詞」作「詩」、「崖」作「巖」,此拓一一明顯,俱爲核正,可不謂善本乎? 」)(〖6〗雷銑《重修青田縣志》:案前詩八行,行十三字,末行九字。 同治壬戌兵燹後石角斜泐,廑存八十四之。 第二行「𢽽」字。 《金石志》誤作「歌」。 後詩六行,行十七字,末行十五字,尚完好。 〖7〗贊寧《宋高僧傳》卷十七《唐越州焦山大曆寺神邕傳》:「天寶中,本邑郭密之請居法樂寺西坊」云云。 〖8〗馮煦《三修諸暨縣志》:「義津橋,在縣南二里。 放生湖,在安俗鄉,縣東北二里。 」)。
暈邊氣,入則外軍贏。 隨氣攻之應大勝,忽然內出外軍傾,勝負預先明(京本作「征」)。 。
聞道黃金地,仍開白玉田。 擲山移巨石,呪嶺出飛泉。 猛虎同三徑,愁猨學四禪。 買香然綠桂,乞火蹈紅蓮。 草色搖霞上,松聲泛月邊。 山河窮百二,世界接三千。 梵宇聊憑視,王城遂渺然。 灞陵纔出樹,渭水欲連天。 遠縣分朱郭,孤村起白煙。 望雲思聖主,披霧憶羣賢。 薄宦慚尸素,終身擬尚玄。 誰知草菴客,曾和柏梁篇。
甘贄設白粥,南泉費鹽醋。 彼此落便宜,至今斷來路。
夜雲到曉不教收,初日微明又却休。 雨爲岸花新洗面,水撩江草只摇頭。 千篙百棹力都竭,十里九磯船正愁。 若到峽中應更險,却思峽外是安流。
一洗平生箏笛耳,極知綠綺有遺音。 君臣慶會休三弄,泉石膏肓不可鍼。
愛此山中木,真能閲盛衰。 近從吾祖日,遠至迺孫時。 往往多摧折,堂堂獨保持。 何殊孔明柏,但乏少陵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