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璧公之歸,有識爲嗟咨。 外祠三拜命,歷歲艾且耆。 乘流與遇坎,道在他何知。 汪汪波萬頃,未許兒輩窺。
无
其他无
〔宋朝〕 仲并
全璧公之歸,有識爲嗟咨。 外祠三拜命,歷歲艾且耆。 乘流與遇坎,道在他何知。 汪汪波萬頃,未許兒輩窺。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野人愛向山中宿,況在葛洪丹井西。 庭前有箇長松樹,夜半子規來上啼。
習之勢翩翩,東南去遙遙。 贈君雙履足,一爲上臯橋。 臯橋路逶迤,碧水清風飄。 新秋折藕花,應對吳語嬌。 千巷分淥波,四門生早潮。 湖榜輕褭褭,酒旗高寥寥。 小時屐齒痕,有處應未銷。 舊憶如霧星,怳見於夢消。 言之燒人心,事去不可招。 獨孤宅前曲,箜篌醉中謠。 壯年俱悠悠,逮茲各焦焦。 執手復執手,唯道無枯凋。
野寺薜蘿晚,官渠楊柳春。 歸心已無限,更送洞庭人。
鄂相頃題應好池,題云萬竹與千棃。 我來已變當初地,前過應無繼此詩。 敢歎臨行殊舊境,惟愁後事劣今時。 閑吟四壁堪搔首,頻見青蘋白鷺鷥。
孤軍前度戰,一敗一成功。 卷斾早歸國,臥屍猶臂弓。 草間腥半在,沙上血殘紅。 傷魄何爲者,五湖垂釣翁。
迤邐清居臺,連延白雲外。 側聆天上語,下視飛鳥背。
東風昨夜落奇葩,散作春江萬頃霞。 從此漁郎得消息,泝流直到是仙家。
葺得湖邊屋數椽,茅齋低小竹窗妍。 墟烟寂歴歸村路,山色蒼寒釀雪天。 性懶杯盤常偶爾,地偏雞犬亦翛然。 早知栗里多幽事,虚走人間四十年。
舟輕不畏險,逆上子陵灘。 七里峽天翠,千里雲木寒。 古祠鳴野鳥,亂石激春湍。 正與高懷愜,寧歌行路難。
徒然五侍從,不辦一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