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奉和陳德召遊惠山見寄三十韵

〔宋朝〕 仲并

飛埃喜污人,餘事忌掛眼。 酒浪綠可親,山光翠相挽。 折腰素非願,被面有餘赧。 從來萬事空,此去百念滿。 恰憶茲山遊,判作經年款。 駕言隨所如,歌笑爲君莞。 洗耳聽潺湲,緩步踏𡾰嵼。 褰裳跨風磴,捫蘿度雲棧。 禾黍豈離離,棗下初纂纂。 川原供遐矚,筍蕨中去莧。 桃李傾城姿,松杉萬金産。 雪浪逗冰泉,乳花浮玉碗。 相望一牛鳴,不憚四牡痯。 層閣神所宅,敗簷我將館。 心求千佛印,手罷七年板。 勝槩何時無,羈懷自悲潸。 小院昔徜徉,東風未暄暖。 夜語聯僧榻,晨炊共華饌。 羊腸一分襟,雁背幾折簡。 於今懷舉桉,過公倦開琖。 早知玉樹摧,不如春思短。 塵容久難贖,樂事貧益罕。 佳篇分錦繡,和氣回絃管。 差肩招隠些,下視廣陵散。 指蹤去路迷,加鞭客情懶。 誅茅行可卜,鼓棹過幾返。 避喧諧良圖,結鄰得佳伴。 萍蓬豈願餘,斗筲未須算。 荒凉石逕深,蹭蹬雲色晚。 歸鞅那得遲,霜鬢侵韋誕。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景申秋八首 一

    年年秋意緒,多向雨中生。 漸欲煙火近,稍憐衣服輕。 詠詩閑處立,憶事夜深行。 濩落尋常慣,淒涼別爲情。

    元稹 唐宋诗
  • 登慈恩寺塔

    窗戶幾層風,清涼碧落中。 世人來往別,煙景古今同。 列岫橫秦斷,長河極塞空。 斜陽越鄉思,天末見歸鴻。

    張喬 唐宋诗
  • 㴩湖作

    三湖返入兩山間,畜作㴩湖彎復彎。 暑雨奔流潭正滿,微霜及潦水初還。 水還波卷谿潭涸,綠草芊芊岸嶄岝。 適來飛櫂共迴旋,已復揚鞭恣行樂。 道旁耆老步躚躚,楚言茲事不知年。 試就湖邊披草徑,莫疑東海變桑田。 君訝今時盡陵陸,我看明歲更淪漣。 來今自昔無終始,人事迴環常若是。 應思闕下聲華日,誰謂江潭旅遊子。 初貞正喜固當然,往蹇來譽宜可俟。 盈虛用舍輪輿旋,勿學靈均遠問天。

    趙冬曦 唐宋诗
  • 題琅琊山寺道標道揖二上人東峰禪室時助成此□□築斯地

    佛寺秋山裏,僧堂絕頂邊。 同依妙樂土,別占淨居天。 轉壁千林合,歸房一逕穿。 豁心羣壑盡,駭目半空懸。 錫杖棲雲濕,繩床挂月圓。 經行躡霞雨,跬步隔嵐煙。 地勝情非繫,言忘意可傳。 憑虛堪喻道,封境自安禪。 每貯歸休巔,多慙愛深偏。 助君成此地,一到一留連。 (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瑯琊山石刻選》載拓片。 此詩承周勳初先生錄示。 )。

    李幼卿 唐宋诗
  • 寶林院次韓廷玉韵

    山繞孤城水拍空,惜無殘月照疏桐。 江干雲斷夜來雨,木末凉生秋到風。 六代興亡知寺古,老禪神異載碑豐。 詩成極目蒼茫裏,惜別情懷醉夢中。

    韓元吉 唐宋诗
  • 送韓持國

    曰予非才敏,乃與世寡游。 三四洛陽友,過半已成丘。 晚節五六人,文行皆潔修。 韓氏棣萼盛,於我爲薰蕕。 君比衆最篤,我唱君非酬。 昔我竹軒下,破窗風颼飀。 君時不厭過,逍遥談未休。 頗爲俗士憎,恬不防吝尤。 邇來我還都,君亦辭舊州。 舊州君所隠,安得此久留。 雪晴命駕歸,使我生悲愁。 誰見潩水上,定更不驚鷗。

    梅堯臣 唐宋诗
  • 再和 其四

    滿城數日庾公塵,性惡藍田易得嗔。 莫怪向人多白眼,祇緣錯見宰官身。

    虞儔 唐宋诗
  • 沈舟操

    悠悠之川兮汎彼淘河,一江動蕩兮恬風靜而騰波。 瀾翻下瀨聲渢渢兮柂師不可以告語,沈舟折首兮天其奈何。 愚夫婦兮中倉不濡,行褚遷于高岸兮婦沾漬之長吁。 凡之亡兮,凡存不害。 渺江波之瀰漫,走于行之不濟也。 嘻,命矣夫。

    薛季宣 唐宋诗
  • 題邵氏集瑞圖

    詩歌召伯意懷哉,愛及甘棠勿剪摧。 自是慶源鍾草木,故將多瑞秀雲來。

    袁說友 唐宋诗
  • 送屐韓仲文

    江南到梅暑,蒸濕鮮晴明。 聊倣登山樣,無妨涉水行。 齒牢防易折,蠟滑亦加輕。 早幸還吾土,閒將掛後楹。

    張方平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