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詩偏不類,又送上人歸。 寄世同高鶴,尋仙稱壞衣。 雨行江草短,露坐海帆稀。 正被空門縛,臨岐乞解圍。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端
擬詩偏不類,又送上人歸。 寄世同高鶴,尋仙稱壞衣。 雨行江草短,露坐海帆稀。 正被空門縛,臨岐乞解圍。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鄭女八歲能彈箏,春風吹落天上聲。 一聲雍門淚承睫,兩聲赤鯉露鬐鬣。 二聲白猿臂拓頰,鄭女出參丈人時。 落花惹斷遊空絲,高樓不掩許聲出,羞殺百舌黃鶯兒。
野人慣去山中住,自到城來悶不勝。 宮樹蟬聲多却樂,侯門月色少於燈。 飢來唯擬重餐藥,歸去還應只別僧。 聞道舊溪茆屋畔,春風新上數枝藤。
水急愁無地,山深故有雲。 那通極目望,又作斷腸分。 鄭驛來雖及,燕臺哭不聞。 猶餘遺意在,許刻鎮南勳。
退筆殘煤作冢池,庶幾極力更前追。 尋源巴峽濤瀧派,得骨柯山鐵樹枝。 京口風雲隨叱咤,渭川霆電掃端欹。 刻舟事往何嗟及,拙目高心付黠癡。
山色翠挼藍,杯中酒如玉。 飲酒彈瑶琴,漫奏流水曲。 音微澹無味,絃緩軫不促。 不須苦求知,古人有遺躅。 推琴一長嘯,清風振吾屋。
佛子平居觀世間,皆謂圓融無雜壞。 使其應入如所觀,與奪交馳還窒閡。 我嘗行乞今示汝,要得圓成先擊碎。 一毛不立等剎塵,八面俱來無向背。 如探有無於懷中,如問可不於自己。 有無可不非外來,是中欲誰爲慍喜。 佛子當持此法門,入此界中而示現。 丹山紅鑪爲汝開,歲晚歸來金百鍊。
淮山相蟬聯,萬景歸宇下。 來波澹天末,歸霧滅巖罅。 凄凄草色繁,肅肅桂叢亞。 吾人愧攸館,僊屬冀來舍。
顥風肅九旻,樓榭注明迥。 林爽無剩繁,溪澄有餘映。 四阿延清霏,六幕盡高興。 號枝蟬腹厲,掠野鶻拳勁。 山意日久高,差差插空凈。
巖棲誰似昔人賢,好夢通靈莫浪傳。 號召我今成再往,飛鳴君已及三年。
執指爲月枉施功,一處明時兩處通。 月形兼指無交涉,十方剎海性含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