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風流總不如,烝髦久合下旌車。 黄堂報政瓜初及,宣室傾賢席已虛。 楚樹迎船春去盡,吳蓮傍槳雨收餘。 留連物色題詩裏,健步傳呼有峻除。
无
其他无
〔宋朝〕 馮時行
儒雅風流總不如,烝髦久合下旌車。 黄堂報政瓜初及,宣室傾賢席已虛。 楚樹迎船春去盡,吳蓮傍槳雨收餘。 留連物色題詩裏,健步傳呼有峻除。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車馬去遲遲,離言未盡時。 看花一醉別,會面幾年期。 樵路高山館,漁洲楚帝祠。 南登回首處,猶得望京師。
憂人何處可消憂,碧甕紅欄湓水頭。 從此潯陽風月夜,崔公樓替庾公樓。
共憐獨鶴青霞姿,瀛洲故山歸已遲。 仁者焉能效鷙鶚,飛舞自合追長離。 梧桐迥齊鳷鵲觀,煙雨屢拂蛟龍旗。 鴻鴈衝颷去不盡,寒聲晚下天泉池。 顧我蓬萊靜無事,玉版寶書藏衆瑞。 青編盡以汲冢來,科斗皆從魯室至。 金門待詔何逍遙,名儒早問張子僑。 王褒軼材晚始入,宮女已能傳洞簫。 應令栢臺長對戶,別來相望獨寥寥。
艤舟陽羨館,飛步繚疎楹。 山暝水雲碧,月涼烟樹清。 長橋深漾影,遠櫓下搖聲。 況是無三害,弦歌初政成。
月向南臺見,秋霖洗滌餘。 出逢危葉落,靜看衆峰疎。 [冷]露常時有,禪窗此夜虛。 相思聊悵望,潤氣徧衣初。
平吳專越禍胎深,豈是功成有去心。 句踐不知嫌鳥喙,歸來猶自鑄良金。
龍門(丁誤作「開」)依御溝,鳳轄轉芳洲。 雲峰初辨(《御覽》作「辯」)夏,麥氣早迎秋。 山翠餘煙積,川平晚照收。 浪隨文鷁轉,渡(《御覽》作「波」)逐彩鴛浮。 風花輕未落(《御覽》作「洛」),巖泉咽不流。 一辭金谷苑,空想(丁注:「一作思」)竹林遊。 (見《初學記》卷十八,以《太平御覽》卷四一○、丁福保輯《全梁詩》卷十參校。 )(按:《初學記》收此詩,題爲「梁蕭鈞」,《御覽》則僅云「蕭鈞」,不注朝代。 丁福保輯入《全梁詩》,然作者小傳則採《南齊書》卷四五齊太祖十一子鈞傳,另注云:「按《唐書》亦有蕭鈞,蕭瑀從子也,仕至太子率更令。 」又於詩題下注:「此詩類唐人作,當爲唐蕭鈞也。 《初學記》作梁。 」其說是。 南齊之蕭鈞,於海陵初立未久即遇害,未入梁,不得稱梁人。 此其一。 齊梁之際,南北分割,南人除了出使或奔降,無緣入洛。 此詩明言龍門御溝,非南朝人所作甚明。 南齊蕭鈞自十餘歲領江州刺史,至二十二歲遇害,皆在江南,仕歷甚明,無入洛事。 此其二。 唐之蕭鈞,其曾祖蕭詧爲後梁宣帝,祖巋爲後梁明帝,父珣入隋復封梁國公,恐徐堅等即因此而誤署其爲梁人。 此其三。 唐史稱鈞「博學有才望」,屢爲舍人、學士,其集三十卷,開元《古今書錄》收入。 其身份、經歷均與詩合,徐堅亦得以採擷。 此其四。 綜以上諸證,故收入。 今人逯欽立編《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不收此篇,甚是。 )。
仗劒行千里,微軀感一言。 曾爲大梁客,不負信陵恩。
昔聞武夷士,皆是帝曾孫。 李君即其人,命舛道常存。 愛子已折桂,華組耀閨門。 吾身可拂衣,綵服歸丘園。 捧觴慶北堂,其樂不可言。 清溪環幽居,遠岫橫前軒。 彈琴詠招隠,芳意飄若蘭。 老夫無此分,何必矜彈冠。
荀卿重無禍,老氏貴不辱。 不辱非暫榮,無禍乃長福。 咄哉名利場,甚矣身世梏。 得侯方丏公,懷金未忘玉。 經營蛾赴火,奔走蝇嗜肉。 方當從後摶,寧復念前覆。 李斯悲黄犬,揚雄誚丹轂。 二者倘胥失,萬此亦何足。 是理甚易知,允蹈君所獨。 使人之意銷,豈止我心服。 不貪子罕寶,屬厭女寛腹。 庶幾聞高風,將遂變流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