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示清羸,宴坐丈室中。 靜觀世上人,百邪所交攻。 我有一丸藥,得之無是公。 人人各安樂,淡然心地空。 脫復未辦此,濟物存陰功。 南山千歲苓,託根萬丈松。 下有青青草,其名爲救窮。 願君時舉手,採取置藥籠。
无
其他无
〔宋朝〕 曾惇
維摩示清羸,宴坐丈室中。 靜觀世上人,百邪所交攻。 我有一丸藥,得之無是公。 人人各安樂,淡然心地空。 脫復未辦此,濟物存陰功。 南山千歲苓,託根萬丈松。 下有青青草,其名爲救窮。 願君時舉手,採取置藥籠。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遠自五陵獨竄身,筑陽山中歸路新。 橫流夜長不得渡,駐馬荒亭逢故人。
世間無所入,學道處新成。 兩面有山色,六時聞磬聲。 閑加經遍數,老愛字分明。 若得離煩惱,焚香過一生。
樹頭花落花開,道上人去人來。 朝愁暮愁即老,百年幾度三臺。
迎旦東風騎蹇驢,旋呵凍手暖髯鬚。 洛陽無限丹青手,還有功夫畫我無?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八云:「世有碑本子美畫像,上有詩云云。 子美決不肯自作,兼集中亦無之,必好事者爲之也。 」又《詩人玉屑》十一《考證》云:「『迎旦東風騎蹇驢』,決非唐人氣象,只似白樂天言語。 今者世俗圖畫,以爲少陵詩,漁隱亦辨其非矣。 黃伯思編入《杜集》,非也。 」〖《詩人玉屑》所引,見《滄浪詩話·考證》。 〗)。
雙雙紫燕語呢喃,怪引春宮夢不甘。 聞道君王多惜玉,肯教自碎碧鸞簪。 (詳附按。 此二首承張靖龍同志錄示。 )(按:張靖龍同志錄孫郃四詩見示,並附按語云:「以上詩見清王魏勝《安洲語錄》卷一。 清戚學標《三台詩錄》云:『郃有《早朝詩》,冠冕矞皇,王岑遺范。 頸聯〖應爲頷聯〗云:「青瑣傳香扶日出,紫雲護闕擁山來。 」其雲日字與春早互映尤佳。 』張壽鏞《張拾遺外紀》中云:『董竹史先生慶酉輯《四明詩幹》三卷,錄拾遺詩《古意二首》,《哭玄英方干先生詩》一首,末載《三台詩錄》語。 然則拾遺詩幸存於《唐文粹》而戚氏得錄之,獨恨其少耳。 』詳見張壽鏞輯《孫拾遺文纂》一卷《補遺外紀》一卷,《四明叢書》第二集第一冊。 」)。
物華俱入發生辰,喜見花梢刺眼新。 便好銜杯嚼紅蕊,不須枝上火燒春。
川原恍若白崖天,屑玉輕明瑞有年。 折竹掀轟宵暗積,欺梅艷溢曉相鮮。 當知破耳衝風出,未似蒙頭正晝眠。 杲日能憐有貧者,不須更作寄天牋。
霜餘不用怨年華,已有寒梅一兩花。 眼冷故知春意動,瓦瓶終日看橫斜。
虎踞城邊九日臺,前年黄花何盛哉。 去年今日瀨陽山,三徑荒蕪手自刪。 今年到此百愁有,物情改盡花依舊。 花不能言心自知,嚼蘂徘徊淚盈袖。 黄花時節年年好,我生浩蕩何時了。 櫛沐從教飽風雨,只恐飄零人易老。 客中霜風吹我衣,隴頭白雲呼我歸。 江湖僻處好歸隠,月上三更聞子規。
一段凄涼傍酒杯,中年剩作楚囚哀。 迢迢似伴明河出,慘慘如隨落照來。 客路半生常泪眼,鄉關萬里更危臺。 蓼汀荻浦江南岸,自入秋來夢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