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衆山昏,蕭蕭暮雨繁。 那堪兩處宿,共聽一聲猨。
无
其他无
〔唐朝〕 李端
日落衆山昏,蕭蕭暮雨繁。 那堪兩處宿,共聽一聲猨。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皇曰咨愬,裕乃父功。 昔我文祖,惟西平是庸。 內誨于家,外刑于邦。 孰是蔡人,而不率從。
海濤痕滿舊征衣,長憶初程宿翠微。 竹裏橋鳴知馬過,塔中燈露見鴻飛。 眉毫別後應盈尺,嵒木居來定幾圍。 他日願師容一榻,煎茶埽地學忘機。
廣內施重闥,承明敞直廬。 上清通帝所,方丈擬仙居。 漢后前釐席,淮王重報書。 時宗登賈馬,暮召得嚴徐。 玉至光秦璽,珠來照魏車。 高文參正始,密旨奉權輿。 王澤宣從綍,天香對滿裾。 論思皆藥石,咳唾亦瓊琚。 弱水滄波在,然山老墨餘。 睿篇朱雁刻,宸翰白龍攄。 寶肆還容礫,珍林誤植樗。 匪躬無謇謇,每食有渠渠。 寒日分宵直,繁雲向歲除。 九門催鑰下,三殿警籤初。 北斗低層掖,明河拂太虛。 求衣欽德盛,襆被省才疏。 多病長思越,知非晚學蘧。 煙霄叨步武,江海隔樵漁。 榆性誠爲鈍,葵心但欲舒。 日祈同舍進,躋俗到華胥。
百里青山數曲溪,茂林脩竹此高棲。 相尋似訪壺中景,他日重來路不迷。
松色蔭人居,松力治人病。 丹砂含其滋,復可延性命。 幽居繞蒼髯,不畏夏日盛。 風來聽笙竽,便有華胥興。
小小琳宮氣象清,雲軿遐想董雙成。 靈丹煉就覆金鼎,仙鶴歸來聞玉笙。 兩絕老坡吟處境,千秋太白曲中名。 塵埃奔走東歸客,寄卧一庵聽雨聲。
人入溪園自掩門,溪流新落兩三痕。 杖藜紫菊霜風徑,送眼丹楓夕照村。 行住忽然忘近遠,陰晴未肯定寒暄。 多時不出今聊出,牧子樵兒一笑喧。
匆匆別後已經年,堂下新篁又長鞭。 何日來成渼陂集,只今空寄陝郊篇。 封丘正自妨吾樂,畏壘誰能識子賢。 俱坐先秦古書累,吾儕流落本非天。
口惟兩齒鬢雙皤,百計無如耄及何。 少壯未嘗參姹女,衰殘始欲養黄婆。 原鴒逝去牀誰對,遼鶴歸來冢漸多。 客笑儂詩真滯貨,太平典冊要聲和。
青牛車後抱關翁,師已西游道却東。 著論九篇今獨在,命名一字古無同。 不知身老傳誰氏,可愛文奇似考工。 博大真人莊所敬,寥寥千載想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