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過護國廣恩寺

〔宋朝〕 謝伋

地隔三江雲水深,那知帝子啟山林。 咸京築館今誰主,白晝松風哀怨音。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太常蕭博士棄官歸養赴東都

    兄弟盡鴛鸞,歸心切問安。 貪榮五綵服,遂掛兩梁冠。 侍膳曾調鼎,循陔更握蘭。 從今別君後,長憶德星看。

    劉禹錫 唐宋诗
  • 陝下厲玄侍御宅五題 濯纓溪

    舊山寧要去,此有濯纓泉。 曉景松枝覆,秋光月色連。 行尋屐齒盡,坐對角巾偏。 寂寂幽棲處,無妨請俸錢。

    姚合 唐宋诗
  • 秋思

    琪樹西風枕簟秋,楚雲湘水憶同遊。 高歌一曲掩明鏡,昨日少年今白頭。

    許渾 唐宋诗
  • 岳陽兵火後題僧舍

    十年兵火真多事,再到禪扉却破顏。 唯有兩般燒不得,洞庭湖水老僧閑。

    裴說 唐宋诗
  • 送兄

    別路雲初起,離亭葉正飛。 所嗟人異鴈,不作一行歸。

    七歲女子 唐宋诗
  • 妙喜寺高房期靈澈上人不至重招之一首

    晨起峰頂心,懷人望空碧。 掃雪開寺門,灑水淨僧席。 言笑形外阻,風儀想中覿。 馳心驚葉動,傾耳聞泉滴。 豈慮咆虎逢,乍疑崩湍隔。 前期或不顧,知爾隳常格。 如今誰山下,秋霖步淅瀝。 吾亦聊自得,行禪荷輕策。 松聲暢幽情,山意導遐跡。 舉目無世人,題詩足奇石。 貧山何所有,特此邀來客。

    皎然 唐宋诗
  • 孤寂吟

    時人見余守孤寂,爲言一生無所益。 余則閑吟孤寂章,始知光陰不虛擲。 不棄光陰須努力,此言雖說人不識。 識者同爲一路行,豈可顛墜緣榛棘。 榛棘茫茫何是邊,只爲終朝盡衆喧。 衆喧不覺無涯際,哀哉真實不虛傳。 傳之響之只不聞,猶如燈燭合盂盆。 共知總有光明在,看時未免暗昏昏。 昏昏不覺一生了,斯類塵沙比不少。 直似潭中吞鈎魚,何異空中盪羅鳥。 此患由來實是長,四維上下遠茫茫。 倏忽之間迷病死,塵勞難脫哭愴愴。 愴愴哀怨終無益,只爲將身居痛室。 到此之時悔何及,雲泥未可訪孤寂。 孤寂宇宙窮爲良,長吟高臥一閑堂。 不慮寒風吹落葉,豈愁霜草遍遭霜。 但看松竹歲寒心,四時不變流清音。 春夏暫爲羣木暎,秋冬方見鬱高林。 故知世相有剛柔,何必將心清濁流。 二時麁糖隨緣過,一身遮莫布毛裘。 隨風逐浪住東西,豈愁地迮與天低(此字原寫作「{伭右上爲一}」)。 時人未解將爲錯,余則了然自不迷。 不迷須有不迷心,看時淺淺用時深。 此个真珠若採得,豈同樵夫負黃金。 黃金烹練轉爲真(《宗鏡錄》卷二十引作「新」),明(同前書作「此」)珠含光未示人。 了即毛端滴(《宗鏡錄》作「吞」)巨海,始知大地一微塵。 塵滴存乎未免{僭右下爲心},莫棄這邊留那邊。 直似長空搜鳥跡,始得玄中又更玄。 舉一例諸足可知,何用諵諵說引詞。 只見餓夫來取飽,未聞漿逐渴人死。 多人說道道不行,他家未悟詐頭明。 三寸利刀開曠路,萬株榛棘擁身生。 塵滓茫茫都不知,空將辯口瀉玄微。 此物那堪爲大用,千生萬刦作貧兒。 聊書孤寂事還深,鍾期能聽[伯](白)牙琴。 道者知音指其掌,方貴名爲孤寂吟。

    天然 唐宋诗
  • 余年二十時嘗作菊枕詩頗傳於人今秋偶復采菊縫枕囊悽然有感二首 其一

    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閟幽香。 喚回四十三年夢,燈暗無人說斷腸。

    陸游 唐宋诗
  • 晚菊

    蒲柳如懦夫,望秋已凋黄。 菊花如志士,過時有餘香。 眷言東籬下,數株弄秋光。 粲粲滋夕露,英英傲晨霜。 高人寄幽情,采以泛酒觴。 投分真耐久,歲晚歸枕囊。

    陸游 唐宋诗
  • 信筆戒子種花木 其九

    我山壘土仍栽石,下有嵌岩上有亭。 石少闕邊添種樹,種時須要樹長青。

    許及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