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連日動征鼙,花柳無情自繞谿。 回首故園今好在,杜鵑花落子規啼。
无
其他无
〔宋朝〕 葛立方
石門連日動征鼙,花柳無情自繞谿。 回首故園今好在,杜鵑花落子規啼。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柘彈連錢馬,銀鉤妥墮鬟。 採桑春陌上,踏草夕陽間。 意合詞先露,心誠貌却閑。 明朝若相憶,雲雨出巫山。
天平山上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閑。 何必奔衝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間。
虞舜調清管,王襃賦雅音。 參差橫鳳翼,搜索動人心。 □□□□□,□□□□□。 □□□□□,□□□□□。
二月山家穀雨天,半坡芳茗露華鮮。 春醒酒病兼消渴,惜取新芽旋摘煎。
遠見麻姑戲瑞禽,每來教舞此壇心。 基離地面三千丈,勢倚雲根一萬尋。 煙海日搖雙翅影,洞天風散九韻音。 自從越叟分明說,便想羅浮直至今。 (〖1〗上面這些詩寫辰一小冊上,線裝,僅存五葉,共二十八首。 後有殘闕,原書葉數、詩數不知多少。 總題《涉道詩》,下題撰人李翔姓名。 李翔的時代和事跡無所考,這個詩集也不見於著錄。 所歌詠酬答的都是道山道觀,當時道教的天師、尊師、鍊師、總真以及供奉和道教史上的著名人物事跡等。 這應該是一部現存最古的道徒詩集。 〖2〗詩中所表現的山名和地名,多在今江西、江蘇、浙江三省,主要是在龍虎山、茅山、天台山之間,李翔大概就是這一地區以內的人。 他的時代,大概是第九世紀末年或第十世紀初年的人。 謝自然是貞元十一年〖七九五〗十一月十二日卒於梁州西門外金泉山的,韓愈〖七六八--八二四〗有《謝自然詩》〖《昌黎先生集》卷一〗,李翔有《題謝自然傳後》〖傳爲郡守李堅所作〗,所以李翔時代,疑比韓愈稍晚。 〖日本《道教研究》第一冊刊吳其昱《李翔及其涉道詩》推定李翔爲唐高祖九世孫,江王李元祥之後,曾官莆田尉,約於咸通間在世,所據爲《新唐書》卷七○下《宗室世系表》,可備一說。 〗)。
道是無爲道,修人自有爲。 假即無頭數,真中實是稀。 。
庭際安榴樹,花稀更可憐。 青旌擁絳節,伴我作神仙。 遲日耿不暮,微陰眩彌鮮。 一樽兼百慮,心賞竟悠然。
悠悠寒日傍城闉,風蹙微波作細鱗。 莫怪此江清見底,屈平曾向此投身。
帷幕時間奉此身,當知流轉會成塵。 隨緣且用遮空壁,莫較敷陳舊與新。
蜀侯作頖錦水湄,先聖先師同此室。 巍然夫子據此座,殿以周公名自昔。 聖人兩兩如一家,均是周人先後出。 想見東家中夜夢,猶與公孫同衮舄。 斯文授受乃關天,不爲漢唐加損益。 我時來視俎豆事,重是漢人斤斧迹。 漢宮制度九天上,散落人間此其一。 多因豐屋起戎心,獨此數椽綿歲歷。 規模𡺑嵲東魯似,氣象縹緲西岷敵。 竹松猶是斯干詩,風雨方知隆棟吉。 雖然漢獻來至今,閲世已多駒過隙。 中間豈無鳥鼠慮,妙斵不知難輒易。 工師不揆亂如麻,敢向般門言匠石。 詩書譬彼尚闕文,後學如何補遺逸。 祖龍非意竊登牀,蝌蚪有心來壞壁。 舊章僅在命如絲,誰勒吾詩勝丹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