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憚行行雪滿巔,要看與雪鬭清妍。 開花雖在三冬杪,結子還居萬木先。 水淺橫斜聊自見,夜寒幽獨有誰憐。 君詩况與梅相亞,傳寫慚無十樣牋。
无
其他无
〔宋朝〕 吳芾
不憚行行雪滿巔,要看與雪鬭清妍。 開花雖在三冬杪,結子還居萬木先。 水淺橫斜聊自見,夜寒幽獨有誰憐。 君詩况與梅相亞,傳寫慚無十樣牋。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秋日西山明,勝趣引孤策。 桃源數曲盡,洞口兩岸坼。 還從罔象來,忽得仙靈宅。 霓裳誰之子,霞酌能止客。 殘陽在翠微,攜手更登歷。 林行拂煙雨,溪望亂金碧。 飛鳥下天窗,褭松際雲壁。 稍尋玄蹤遠,宛入寥天寂。 願言葛仙翁,終年鍊玉液。
曾稱野鶴比羣公,忽作長松向府中。 驄馬不騎人不識,冷然三尺別生風。
楊柳色已改,郊原日復低。 煙生寒渚上,霞散亂山西。 待月人相對,驚風鴈不齊。 此心君莫問,舊國去將迷。
御泉長繞鳳皇樓,自是恩波別處流。 閑揲舞衣歸未得,夜來砧杵六宮秋。
殘臘即又盡,東風應漸聞。 一宵猶幾許,兩歲欲平分。 燎暗傾時斗,春通綻處芬。 明朝遙捧酒,先合祝堯君。
古來賢達士,馳鶩唯羣書。 非禮誓弗習,違道無與居。 儒家若迂闊,遂將世情疎。 吾友嗣世德,古風藹有餘。 幸遇漢文皇,握蘭佩金魚。 俯視長沙賦,悽悽將焉如。
參差峯岫晝雲昏,入望攀蘿濁浪奔。 震澤湧山來北岸,華陽連洞到東門。 日生樹掛紅霞脚,風起波搖白石根。 聞有上方僧住處,橘花林下採蘭蓀。 (見《宋詩紀事》引《吳都志》。 )(見《吳郡志》卷三三《郭外詩》,爲同題二首之一。 《吳郡志》云:「水月禪院,在洞庭山縹緲峰下。 ……天祐四年,刺史曹珪以明月名之。 皇朝祥符間,詔易今名。 」贊寧卒於咸平四年〖據《釋氏疑年錄》〗,易名水月爲其身後事,詩題似應作《寄題明月禪院》。 )。
你孝我亦孝,不絕孝門戶。 只見母憐兒,不見兒憐母。 長大取得妻,却嫌父母醜。 耶娘不採括(張改作「睬聒」),專心聽婦語。 生時不恭(一作「供」)養,死後祭泥土。 如此倒見賊,打煞無人護。
飛鳥去不窮,連山復秋色。 上下華子岡,惆悵情何極。
二老機關誰共委,幞頭捋下髮髼鬆。 山深不記來時路,彷彿猿啼碧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