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年齡及七旬,田園稍給未全貧。 兒孫初識傳儒業,世俗還稱作貴人。 門外湖山渾可樂,沙頭鷗鷺更相親。 莫將塵事干吾慮,已向君王乞此身。
无
其他无
〔宋朝〕 吳芾
已是年齡及七旬,田園稍給未全貧。 兒孫初識傳儒業,世俗還稱作貴人。 門外湖山渾可樂,沙頭鷗鷺更相親。 莫將塵事干吾慮,已向君王乞此身。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傷禽我是籠中鶴,沈劒君爲泉下龍。 重纊猶存孤枕在,春衫無復舊裁縫。
右翅低垂左脛傷,可憐風貌甚昂藏。 亦知白日青天好,未要高飛且養瘡。
草堂蕪沒後,來往問樵翁。 斷石荒林外,孤墳晚照中。 數溪分大野,九子立寒空。 煙壁曾行處,青雲路不通。
萬事皆零落,平生不可思。 惟餘酒中趣,不減少年時。
我本野外夫,不能恒禮則。 爲性重任真,喫著隨所得。 既與萬物齊,方(項校「於」)□(張錫厚撥補「中」字)守靜默。 一身逢太平,五內無六賊。 (見斯四二七七卷,轉錄自《中華文史論叢》一九八四年第二輯刊張錫厚《斯四二七七殘卷考釋》。 )(按:斯四二七七卷,原無作者名。 張錫厚初擬題爲梵志體詩。 後經與蘇藏列一四五六卷重新綴合,確定此卷亦應爲王梵志詩,今從其說收入。 )。
舊詩未酬新句新,向來毒酲與死濱。 頹然一榻誰料理,子思之側知無人。 華筵再開不辭醉,夜碧千鍾慰愁肺。 盍簪如霧君不來,豈念清遊後難繼。 朱唇少罷凌風歌,蓮舟小槳翻青羅。 笛聲無哀亦無怨,喚取月色今宵多。 狂時駘蕩醒時恥,情景循環亦何已。 但愁霜過沾人衣,塒上嘐嘐坐當起。
竹籬茆舍酒旗斜,一個胡蘆敗兩家。 酒後不知天與地,皈來滿地是桃花。
弄舟緣碧澗,棲集靈峯阿。 夏木紛已成,流泉注驚波。 雲闕啟蒼茫,高城鬰嵯峨。 眷言羽衣子,俛仰日婆娑。 不學飛仙術,纍纍丘冢多。
君家去天纔三百,君身去天無尺五。 忽憶泥功棧外山,盡是杜老思君路。 而今西子媚迴塘,坐令猛士紆柔腸。 可能直下窺秦隴,翻作吳兒時世粧。
爲客時多不解愁,亦逢佳節强登樓。 酒闌自摘茱萸望,何處青山是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