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深欲斷塵緣,常拜青詞密籲天。 既幸此身無玷辱,更欣盡室得團圓。 捫心只合安三徑,度力那能障百川。 若也天公終見念,從今便是再生年。
无
其他无
〔宋朝〕 吳芾
歸來深欲斷塵緣,常拜青詞密籲天。 既幸此身無玷辱,更欣盡室得團圓。 捫心只合安三徑,度力那能障百川。 若也天公終見念,從今便是再生年。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酒酣後,歌歇時。 請君添一酌,聽我吟四雖。 年雖老,猶少於韋長史。 命雖薄,猶勝於鄭長水。 眼雖病,猶明於徐郎中。 家雖貧,猶富於郭庶子。 省躬審分何僥倖,值酒逢歌且歡喜。 忘榮知足委天和,亦應得盡生生理。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常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魏馱山前一朵花,嶺西更有幾千家。 石斑魚鮓香衝鼻,淺水沙田飯遶牙。
不敢要君徵亦起,致君全得似唐虞。 讜言昨歎離天聽,新塚今聞入縣圖。 琴鎖壞窗風自觸,鶴歸喬木月難呼。 學書弟子何人在,檢點猶逢諫草無。
千樹陰陰蓋御溝,雪花金穗思悠悠。 先朝事後應無也,惟是荒根逐碧流。
不爭桃李豔陽天,真對羣芳想更妍。 秋卷火旗閑度日,晝凝紅燭靜無煙。 肯於萍實誇顏色,要與芙蓉較後先。 須信晚成翻有遇,赤心偏得主人憐。 (見同治十一年刊錫榮纂《萍鄉縣志》卷六)(按:《萍鄉縣志》同卷有唐廩《夏日書黎少府山齋》,因知咸與唐廩爲同時人。 唐爲乾甯元年進士。 今人張彥生《善本碑帖錄》第三卷記曲阜博物館藏《唐兗公頌碑》碑側刻大和九年張咸題名,與此詩作者恐非一人。 )。
牽舟四日程,屈曲縈山轉。 行行問居人,始知猶近縣。
之子遠參卿,勞勞千里行。 素衣因客變,華髮看秋生。 遇鯉頻爲訊,逢蓴試作羹。 塵埃半通綬,何地免將迎。
自到湘南不見花,傳聞金谷舊人家。 手培數本珍如玉,買得紅尖一寸芽。
遠作分符守,猶爲持橐官。 易漂非待煦,自栗不須寒。 髮變他年素,心餘即日丹。 過門休骯髒,逢路定汍瀾。 忌刻殊忠告,蘧施足面謾。 直緣蜚語入,正恨飲章難。 墜後仍加石,驚初更避丸。 讒箕元有舌,僞玉嚮無瘢。 任拔終傾藿,雖憎亦佩蘭。 隴雲平莽莽,林露夜團團。 且欲排孤憤,還應覓暫歡。 兩岐行處帢,五醆食時盤。 地善人差逸,天高網寖寬。 戀軒嗟棄馬,巢閣羨歸鸞。 楚嶂橫朝塞,淮波潄夕灘。 空將西望眼,隨日到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