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七夕戲成二絕 其一

〔宋朝〕 吳芾

時入三秋氣已清,節臨七夕露初零。 如何老子臨風坐,也望天河牛女星。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武功縣中作三十首 一

    縣去帝城遠,爲官與隱齊。 馬隨山鹿放,雞雜野禽棲。 遶舍惟藤架,侵堦是藥畦。 更師嵇叔夜,不擬作書題。

    姚合 唐宋诗
  • 遊石淙詩(幷序)

    若夫圓嶠方壺,涉滄波而靡際;金臺玉闕,陟玄圃而無階。 惟聞《山海》之經,空覽《神仙》之記。 爰有石淙者,即平樂澗也。 爾其近接嵩領,俯屆箕峯,瞻少室兮若蓮,睇潁川兮如帶。 既而躡崎嶇之山徑,蔭蒙密之藤蘿,洶湧洪湍,落虛潭而送響;高低翠壁,列幽澗而開筵。 密葉舒帷,屏氛而蕩燠;疏松引吹,清麥候以含涼。 就林藪而王心神,對煙霞具而滌塵累。 森沈丘壑,即是桃源;淼漫平流,還浮竹箭。 [紉](網)薜荔而成帳,聳蓮石而如樓。 洞口全開,溜千年之芳髓,山腰半坼,吐十里之香粳。 無煩崑閬之遊,自然形勢之所。 當使人題綵翰,各寫瓊篇,庶無滯於幽棲,冀不孤於泉石。 各題四韻,咸賦七言。 (《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六○《嵩山部》○今按:此詩在《全唐詩》一般有詩序者,大都全錄,此係遺漏。 現特補序,詩不重錄。 又《圖書集成》推崇卷,作嵩山石淙侍宴應制者,有宋之問、沈佺期、蘇味道、李嶠諸人。 )(據《金石萃編》卷六十三校改。 )。

    武曌 唐宋诗
  • 登天台

    高就山上山,山中白雲閑。 瀑布低頭看,青天舉手扳。 石橋橫海外,風笛落人間。 不見紅塵客,時時鶴往還。 (見《四庫珍本初集》本《天台集·拾遺》)(按:葛諦晉前神仙,見《太平廣記》卷七十一引《神仙傳》。 此首五律顯爲齊梁以後人依託。 )。

    葛玄 唐宋诗
  • 宮詞 其二七

    春宵宮女著春綃,鈴索無風自動摇。 晝下珠簾猧子睡,紅蕉窠下對芭蕉。

    宋白 唐宋诗
  • 和田伯清見寄 其二

    落筆摛辭爛有章,故應往歲擅文場。 身登霄漢聲猷著,興寄湖山氣味長。 無計盍簪同把酒,尚懷掃地對焚香。 依然日暮碧雲合,相望回頭各一方。

    吳芾 唐宋诗
  • 入蜀

    劍峰重疊抱巴天,從昔奸雄竊慨然。 白腹黄牛餘讖歇,漢家尋用五銖錢。

    宋祁 唐宋诗
  • 雨中罷直

    禁樹連天雨送秋,千門寒氣襲輕裘。 優旃不用誇諧辯,陛楯諸郎已得休。

    宋祁 唐宋诗
  • 孤坐無聊每思江湖之適

    世上元無第一籌,此身只合卧滄洲。 櫓摇漁浦蒼茫月,帆带松江浩蕩秋。 有酒人家皆可醉,無僧山寺亦閑遊。 老來閱盡榮枯事,萬變惟應一笑酬。

    陸游 唐宋诗
  • 予寓邑中與諸子講學巨山姪孫轉示初冬書事因用韻

    霜風幾夕報初寒,蟋蟀歸來已四遷。 舊物有氈眠軟暖,講堂逢鱓饋新鮮。 功名久已遺清老,征戍何由及晚年。 暴客更緣貧見外,時危身老亦悠悠。

    范成大 唐宋诗
  • 寄題蕭民望齊雲樓

    下泳山尖碧雲起,添得奇峰三四觜。 老人登樓來看雲,下瞰雲端在平地。 急呼雲師令執鞭,我欲乘此追群仙。 蓬萊閬風徧遊覽,歸來落月滿晴川。

    楊萬里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