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坐鈴齋困鬰蒸,舉頭忽見月華明。 興來策杖園中去,聊復尋山聽水聲。
无
其他无
〔宋朝〕 吳芾
兀坐鈴齋困鬰蒸,舉頭忽見月華明。 興來策杖園中去,聊復尋山聽水聲。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爲口莫學阮嗣宗,不言是非非至公。 爲手須似朱雲輩,折檻英風至今在。 男兒結髮事君親,須斅前賢多慷慨。 歷數雍熙房與杜,魏公姚公宋開府。
夜吟秋山上,褭褭秋風歸。 月色清且[冷],桂香落人衣。
圭峰秋後疊,亂葉落寒墟。 四五百竿竹,二三千卷書。 雲深猿拾栗,雨霽蟻緣蔬。 只隔門前水,如同萬里餘。
繡幌銀屏杳靄間,若非魂夢到應難。 窗前人靜偏宜夜,戶內春濃不識寒。 蘸甲遰觴纖似玉,含詞忍笑膩於檀。 錦書若要知名字,滿縣花開不姓潘。
(贄爲渭南尉有詩云云。 蓋縣內多流泉。 )姜泉流渺渺,夾砌樹陰陰。 (宋敏求《長安志》十七《渭南縣》。 )(今按:《全唐詩》引《唐語林》,謂任江淮尉題廰詩句。 第一句不同,第二句「夾」誤「來」。 〖此引《長安志》當爲《經訓堂叢書》本,《四庫全書》本前句作「遶堦流虢㶁」,《唐語林》卷四作「遶階流助𣵪」,「助𣵪」當作「渺渺」。 《記纂淵海》卷二四題作《題姜泉》,前句作「遶街流渺渺」。 〗)。
摧殘枯木倚寒(《祖堂集》作「青」)林,幾度逢春不變心。 樵客遇(《祖堂集》作「見」)之猶不顧(《比事》作「採」),郢人何事(《祖堂集》作「那更」,《傳燈錄》、《五燈會元》作「那得」)苦追(《比事》作「搜」)尋。 (見《古今禪藻集》卷七。 《祖堂集》卷八作曹和尚引古人偈,《景德傳燈錄》卷七、《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七均作偈,《莆陽比事》卷七引《禪林寶傳》載唐末閩僧躭章稱引此偈,今取以對校。 )(按:《全唐詩》卷八二三收此詩於躭章名下,誤。 躭章係引此偈辭鍾傳召,非自作。 《莆陽比事》云躭章即曹山本寂,可與《祖堂集》相參。 )。
庭院無端作許寒,好花無處壓欄竿。 東君今歲知何意,勒住羣花不得看。
花飛梁苑春消後,月落秦樓夜斷時。 一點不如歸去恨,阿誰說與杜鵑知。
春嵐初破曉光遲,青女消餘泫玉肌。 雪後離披憐落蕋,溪旁婉約愛横枝。 不隨姑射乘風去,定與飛仙待月期。 山静林深香暗度,折来頻動故園思。
浦嶼連芳草,夭桃間柳堤。 征鴻下天際,游女過前溪。 魚沒驚帆影,林疎見鳥啼。 王孫聯繡騎,童子解香觿。 吳姬笑留飲,同指畫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