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和李民載梅花二首 其一

〔宋朝〕 吳芾

褐衣懷玉未全貧,况有梅花作好春。 麗句與花相映發,總輸天上謫仙人。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帝京篇十首 十

    以茲遊觀極,悠然獨長想。 披卷覽前蹤,撫躬尋既往。 望古茅茨約,瞻今蘭殿廣。 人道惡高危,虛心戒盈蕩。 奉天竭誠敬,臨民思惠養。 納善察忠諫,明科慎刑賞。 六五誠難繼,四三非易仰。 廣待淳化敷,方嗣云亭響。

    太宗皇帝 唐宋诗
  • 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鎮太原以詩申賀

    北都留守將天兵,出入香街宿禁扃。 鼙鼓夜聞驚朔鴈,旌旗曉動拂參星。 孔璋舊檄家家有,叔度新歌處處聽。 夷落遙知真漢相,爭來屈膝看儀刑。

    劉禹錫 唐宋诗
  • 楊柳枝

    春江一曲柳千條,二十年前舊板橋。 曾與美人橋上別,恨無消息到今朝。

    劉禹錫 唐宋诗
  • 又題

    當今積善競修崇,七寶莊嚴作梵宮。 佛日明時齊舜日,皇風清處接慈風。 一乘妙理應難測,萬刼良緣豈易窮。 共恨塵勞非法侶,掉鞭歸去夕陽中。 (同前《鑑誡錄》卷六。 《全唐詩》亦無佚句。 )(望按:《全唐詩》佚句卷共收段義宗佚詩六句,注云出《吟窗雜錄》。 其中「浮花」兩句,即今補第一首中句;「玉排」二句,即今補第二首中句。 另有「懸心秋夜月。 萬里照鄉關」兩句,實非佚句,全詩已收入《全唐詩》,署名「布燮」。 布燮,長和國人猶言宰相也,非人名,《全唐詩》與作者名等視之,失察矣。 句中「鄉關」,《鑑譖錄》作「關山」。 日本漢學家豐田穰氏所撰《全唐詩糾謬》〖見昭和二十三年即公元一九四八年養德社刊《唐詩研究》〗一文,中曾據我國後蜀何光遠《鑑誡錄》卷六《布燮朝》一條,稽之《全唐詩》,謂係《全唐詩》所未收,可以補佚云云。 此文近承日友波多)(野太郎教授函贈,即以鮑氏刻《知不足齋叢書》本《鑑誡錄》校其原詩。 畧誌顛末,深以得豐田氏論文啓迪之助爲感。 )。

    段義宗 唐宋诗
  • 兵要望江南 占氣第四(京本作「占氣第二十三」○三十一首) 三

    將軍善(一作「位」),識得(一作「善識」)氣妖祥。 風角鳥雲能總解,機[籌](策)謀略[又](應)(均從辛本改)相當,取勝應功良(一作「征討又功強」)。 (按:此首又重見于「觀氣色」一首之後,今刪去,異文注爲「一作」。 )。

    易靜 唐宋诗
  • 涇川送族弟錞

    涇川三百里,若耶羞見之。 錦石照碧山,兩邊白鷺鷥。 佳境千萬曲,客行無歇時。 上有琴高水,下有陵陽祠。 仙人不見我,明月空相知。 問我何事來,盧敖結幽期。 蓬山振雄筆,繡服揮清詞。 江湖發秀色,草木含榮滋。 置酒送惠連,吾家稱白眉。 愧無海嶠作,敢闕河梁詩。 見爾復幾朝,俄然告將離。 中流漾彩鷁,列岸叢金羈。 歎息蒼梧鳳,分棲瓊樹枝。 清晨各飛去,飄落天南垂。 望極落日盡,秋深暝猨悲。 寄情與流水,但有長相思。

    李白 唐宋诗
  • 送丘員外還山

    長棲白雲表,蹔訪高齋宿。 還辭郡邑諠,歸泛松江淥。 結茅隱蒼嶺,伐薪響深谷。 同是山中人,不知往來躅。 靈芝非庭草,遼鶴委池鶩。 終當署里門,一表高陽族。

    韋應物 唐宋诗
  • 次韻何文縝題顔持約畫水墨梅花二首 其一

    窗間光影晚來新,半幅溪藤萬里春。 從此不貪江路好,剩拚心力喚真真。

    陳與義 唐宋诗
  • 偈頌二百零五首 其五六

    釣盡滄波月一鈎,月低烟樹夜維舟。 寒雞抖擻呼天曉,笑對春風百草柔。 中外夷猶,縱橫自由。 志公不是閒和尚,刀尺相將拄杖頭。

    釋正覺 唐宋诗
  • 送化士 其七

    達士相逢即出,衲僧似有如無。 上門上戶討得,堆山積嶽破除。

    釋慧空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