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次韻曇師以某焚三代贈黄所示長句

〔宋朝〕 史浩

霽天破曉嚴清霜,宿具贈帛羅豆觴。 旌旗蔽野氣軒昂,夾岸更復飛舟航。 金爐細爇百和香,絳籠然蠟影交光。 問予何事出柴桑,爲指白雲山中央。 岩岩雙表鶴翅張,松楸靄靄摩青蒼。 漸登幽域至饗堂,向來百物陳滿床。 錦囊綸誥列前行,奠酌器皿皆琳琅。 祝言小子心不遑,幾年恤典篋笥藏。 抵今方獲燔贈黄,覬靈來兮染指嘗。 潛德既拜天褒揚,後嗣感激兩淚滂。 帝恩欲報方思量,忽睹健句如栢梁。 葩華盈軸艷春陽,建安七子誰可當。 何止李杜萬丈長。 再四披閲予敢忘,同來親賓皆在旁。 共詫粲可能文章,其中一客起鳴吭。 衆駭何爲色不康,未甘釋子侵予疆。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郊廟歌辭 太清宮樂章 真和

    玉磬含香,金爐既馥。 風馭泠泠,雲壇肅肅。 杳歸大象,霈流嘉福。 俾寧萬邦,無思不服。

    不詳 唐宋诗
  • 山雨不作埿,江雲薄爲霧。 晴飛半嶺鶴,風亂平沙樹。 明滅洲景微,隱見巖姿露。 拘悶出門遊,曠絕經目趣。 消中日伏枕,臥久塵及屨。 豈無平肩輿,莫辨望鄉路。 兵戈浩未息,蛇虺反相顧。 悠悠邊月破,鬱鬱流年度。 針灸阻朋曹,糠籺對童孺。 一命須屈色,新知漸成故。 窮荒益自卑,飄泊欲誰訴。 虺羸愁應接,俄頃恐違迕。 浮俗何萬端,幽人有獨步。 龐公竟獨往,尚子終罕遇。 宿留洞庭秋,天寒瀟湘素。 杖策可入舟,送此齒髮暮。

    杜甫 唐宋诗
  • 和東川王相公新漲驛池八韻

    今日池塘上,初移造物權。 苞藏成別島,沿濁致清漣。 變化生言下,蓬瀛落眼前。 泛觴驚翠羽,開幕對紅蓮。 遠寫風光入,明含氣象全。 渚煙籠驛樹,波日漾寶筵。 曲岸留緹騎,中流轉綵船。 無因接元禮,共載比神仙。

    劉禹錫 唐宋诗
  • 貽宋評事

    河陽城裏謝城中,入曳長裾出佩銅。 燕國金臺無別客,陶家柳下有清風。 數蹤篆隸書新得,一竈屯蒙火細紅。 時說三吳欲歸處,綠波洲渚紫蒲藂。

    黃滔 唐宋诗
  • 奉和御製與宋璟源乾曜同日上官命宴東堂賜詩應制

    大塊鎔羣品,經生偶聖時。 猥承三事命,虛忝百僚師。 右揆謀華碩,前星傅重資。 連騫求舊禮,濫典樂賢詩。 賜釜同榮拜,摐金宴宰司。 菊花吹御酒,蘭葉捧天詞。 寶歷休明盛,頹年晷漏衰。 少留青史筆,未敢赤松期。

    張說 唐宋诗
  • 緱山廟

    朝吾自嵩山,驅駕遵洛汭。 逶遲轘轅側,仰望緱山際。 王子謝時人,笙歌此賓帝。 仙材夙所稟,寶位焉足繫。 爲迫丹霄期,闕流蒼生惠。 高蹤邈千載,遺廟今一詣。 肅肅生風雲,森森列松桂。 大君弘至道,層構何壯麗。 稽首環金壇,焚香陟瑤砌。 伊余超浮俗,塵慮久已閉。 況復清夙心,蕭然叶真契。

    吳筠 唐宋诗
  • 更漏子 二

    三十六宮秋夜永,露華點滴高梧。 丁丁玉漏咽銅壺,明月上金鋪。 紅線毯,博山爐,香風暗觸流蘇。 羊車一去長青蕪,鏡塵鸞綵孤。

    歐陽炯 唐宋诗
  • 縣齋

    仲春時景好,草木漸舒榮。 公門且無事,微雨園林清。 決決水泉動,忻忻衆鳥鳴。 閑齋始延矚,東作興庶甿。 既事翫文墨,抱沖披道經。 於焉日淡泊,徒使芳尊盈。

    韋應物 唐宋诗
  • 證道歌 其三九

    浄五眼,得五力,五通曾告瞿曇覓。 證知見覺不相干,因邪打正連天碧。

    釋印肅 唐宋诗
  • 同永叔子聰遊嵩山賦十二題 二室道

    度嶺失羣山,千峯出天際。 方欣左右看,屢改縈迴勢。 勝事誰與同,芬然有蘭蕙。

    梅堯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