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走筆次韻寄平元衡禪老

〔宋朝〕 史浩

年來管城不脫帽,只羨夫君詩法好。 怡雲剝啄到雲寮,始知春風屬此老。 憶昔代匱持鈞衡,紅塵瘦馬太忙生。 自從得請歸吾里,常與鹿豕爲羣行。 有時片月隨杖屨,飄飄灑灑欲仙去。 去尋杖錫四明中,聽取怡雲末後句。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五月中夜息,飢蚊尚營營。 但將膏血求,豈覺性命輕。 顧己寧自愧,飲人以偷生。 願爲天下幮,一使夜景清。

    孟郊 唐宋诗
  • 春秋戰國門 莊辛

    莊辛正諫謂妖詞,兵及鄢陵始悔思。 見兔必能知顧犬,亡羊補棧未爲遲。

    周曇 唐宋诗
  • 樂城歲日贈孟浩然

    土地窮甌越,風光肇建寅。 插桃銷瘴癘,移竹近階墀。 半是吳風俗,仍爲楚歲時。 更逢習鑿齒,言在漢川湄。

    張子容 唐宋诗
  • 秋晴過李三山池(斯二七一七下同)

    山遊[□]未狎,朝隱遂爲羣。 地僻煙霞異,心閑出處分。 褰開弄晴景,披拂喜朝聞,(「聞」,蔣當作「雰」。 )野興浮黃菊,林棲臥白雲。 窺臨苔壁古,歌嘯竹亭曛。 迴想幽巖路。 知予復解紛。

    馬吉甫 唐宋诗
  • 過舊居

    昔日顏回宅,今爲裹飯家。 不聞吟秀句,只見𫗕(一作餔)油麻。 豉汁鍋中沸,粕餻案上葩(一作爬)。 朝朝唯早起,檐從自排衙。

    陳裕 唐宋诗
  • 贈營妓敦龐者(題擬)

    瓦棺寺裏逢行迹,華嶽山頭露掌痕。 不須惆悵愁難嫁,待與將書問嶽神。 (瓦棺寺有大佛迹嶽神大人。 見《增修詩話總龜》卷三七引《南部新書》)(按:此詩與《雲溪友議》卷中所載杜牧嘲妓詩之後半首多相同。 范據此書載事,多與史實相左,頗疑係採立言詩附會成杜牧故事。 杜詩已收《全唐詩》卷八七○。 )。

    崔立言 唐宋诗
  • 邯鄲才人嫁爲廝養卒婦

    妾本崇臺女,揚蛾入丹闕。 自倚顏如花,寧知有凋歇。 一辭玉階下,去若朝雲沒。 每憶邯鄲城,深宮夢秋月。 君王不可見,惆悵至明發。

    李白 唐宋诗
  • 長信宮中草

    長信宮中草,年來特地長。 無人同步輦,門外度斜陽。

    曹勛 唐宋诗
  • 偈頌九首 其二

    五五二十五,乖龍不爲雨。 沙石欲生煙,稻麻將槁死。 山僧有箇七字頂輪王陀羅尼,能破龍宮。 開蟄戶,斥雷師,驅電母,布慈雲而洒甘露。 唵囌嚕悉唎囌嚕。

    釋玿 唐宋诗
  • 酬令裕見寄之什

    伯才不鼓琴,良爲知音撤。 淵明琴無絃,荆扉晝常閉。 吾道傳滄洲,初不待識別。 叔孫志諧俗,禮樂用綿蕝。 子陵持正論,阿諛腰領絕。 寧可負鑿方,枉尺未應屑。 郊居本寂寞,况乃生計拙。 食指日益繁,資用時告竭。 客至坐無氈,竊與鄭公埒。 天隨拾杞菊,焉能饜餔餟。 平生所厚人,過門或電掣。 嘗聞貴易交,一命已變節。 包苴既無魚,裋褐倦造謁。 闊遠故人書,誰復訪衰苶。 有燄手可炙,其如火不熱。 聞酸蚋必聚,其如醯不冽。 向來出肺肝,生死語虛設。 醇風恣澆漓,仁義從蕩滅。 江湖足相忘,何苦怨離別。 黄君忘年友,歲寒我輩列。 抗志忌詭隨,講究亦可悅。 高堂甘旨奉,敢以貧故闕。 姑從斆學半,俯首棲林樾。 近枉寄贈篇,用意尤清切。 似聞於易道,琅誦口不輟。 顧慙澤畔癯,韋編老披閲。 未達言外意,搔首漫卼臲。 三聖日星垂,牆仞靡容瞥。 動靜本自然,發明頼前哲。 屈伸相感觸,至理甚昭晰。 泰反復于隍,需順出自穴。 機緘默循環,勿用騰口說。 寒泉終可食,但貴井常渫。 正乏雙南金,報稱愧滅裂。 見許惠然來,諒不出良月。 莫學王子猷,興盡江天雪。

    李呂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