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次韻張漢卿夢庵十八詠 澄漪

〔宋朝〕 史浩

濯纓與濯足,均是滄浪水。 箇裏不勝清,渭神爽應泚。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春遊東潭

    移舟試望家,漾漾似天涯。 日暮滿潭雪,白鷗和柳花。

    盧綸 唐宋诗
  • 思君吟寄□□生

    我思君兮河之壖,我爲河中之泉,君爲河中之青天。 天青青,泉泠泠。 泉含青天天隔泉,我思君兮心亦然。 心亦然,此心復在天之側。 我心爲風兮淅淅,君身爲雲兮羃羃。 此風引此雲兮雲不來,此風此雲兮何悠哉,與我身心雙裴回。

    盧仝 唐宋诗
  • 寄張學士洎

    不知何處好消憂,公退攜壺即上樓。 職事久參侯伯幕,夢魂長遶帝王州。 黃山向晚盈軒翠,黟水含春繞檻流。 遙想玉堂多暇日,花時誰伴出城遊。

    伍喬 唐宋诗
  • 謝王先輩寄氈

    深謝高科客,名氈寄惠重。 靜思生朔漠,和雪長蒙茸。 摺坐資禪悅,鋪眠減病容。 他年從破碎,擔去臥孤峰。

    齊己 唐宋诗
  • 清明日登張女郎神廟

    汧水北,隴山東,漢家神女廟其中。 寒食盡,清明旦,遠近香車來不斷。 飛泉直注漴道間,大岫橫遮隱(伯三八八五卷無此字)天半。 花正新,草復綠,黃鶯現見(任半塘改爲「睍睆」)[遷喬](〖千橋〗從任說改)木。 汧流括(任改作「活」),古樹攢,隴[坂]((返)從任說改)高高布雲族(疑應作「簇」,任改爲「端」,恐非。 )水清靈,竹矇密,無匣仙潭難延碧。 談(任改作「淡」)樓閣,人畫成,翠嶺山花天繍出。 塵冥寞,馬盤桓,爭奔陌上聲散散。 公子王孫一隊隊,管絃歌舞幾般般。 酌醴醑,補(伯三八八五卷作「捕」,似皆未允,任錄作「舞」,似無據)錦筵,羅幃翠幕奄(任改作「掩」)靈泉。 是日(任錄誤作「堤上」)淹留不覺寐,歸來明月滿秦川。 (見伯三六一九卷、伯三八八五卷。 )(按:任半塘先生《敦煌歌辭總編》卷三錄此詩,僅據伯三六一九卷,文字偶有誤,但校改處亦頗可採,又推測蘇癿應爲哥舒翰同時人,亦可備一說。 )。

    蘇癿 唐宋诗
  • 送單于裴都護赴西河

    征馬去翩翩,城秋月正圓。 單于莫近塞,都護欲臨邊。 漢驛通煙火,胡沙乏井泉。 功成須獻捷,未必去經年。

    崔顥 唐宋诗
  • 送滁守蔡瞻明提舉

    史家汗簡編年垂,掌武集賢籌政機。 君侯祖烈冠前世,內外貽厥真天資。 景靈審象丹青炳,端靖顒昂席慶基。 浙港之東早乘驛,卓爾羣吏諸侯師。 云何士元淹驥足,留滯太史周南維。 淵源濡染由所自,甚美而度多文詞。 猗歟兩祖揭二柄,雹凸騫翔天下知。 奈何恬無進擢慕,鈎引吹噓衆力微。 冷煙橫雨秋濤外,滁邦山水停一麾。 貧交摻執空里巷,截𩍐那復留驂騑。 氣宇前修令儀範,才具時儕高品題。 綠綺尋繹醉吟操,清流感慨神武遺。 側聽褒嘉最郡課,水衡促召夫何疑。 車輪繼斲心自了,桑榆稍收宜赴時。 珍嚮高標警衰鈍,鄙哉不敢多陳詩。

    蘇籀 唐宋诗
  • 次師瓌韻

    邇來才力愈衰遲,說向諸公笑脫頤。 來對老夫何所見,歸求文字有餘師。 相期要作後彫柏,自獻當同前列龜。 莫學一官今潦倒,白頭深愧伐檀詩。

    晁公遡 唐宋诗
  • 俸金既盡家人問所質物戲答

    十載棲遲櫑具客,一生憔悴扊扅歌。 典衣不爲沽春酒,平昔無詩博飯籮。

    韓元吉 唐宋诗
  • 依韻和歐陽永叔秋懷擬孟郊體見寄二首 其一

    我居西北地,秋無東南風。 木脫不塞望,高臺空九重。 音塵安可得,鴻鴈鳴霜中。 日看紫苔生,乃見三經窮。 一聞離騷篇,寫盡楚客胸。 胸懷如寶匣,夜夜吼生銅。

    梅堯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