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紅濕翠媚春江,殘月幽香度曉窗。 正恐枝頭珠作顆,冷驚宿蝶去雙雙。
无
其他无
〔宋朝〕 史浩
凝紅濕翠媚春江,殘月幽香度曉窗。 正恐枝頭珠作顆,冷驚宿蝶去雙雙。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逢君說行邁,倚劒別交親。 幕府爲才子,將軍作主人。 近關多雨雪,出塞有風塵。 長策須當用,男兒莫顧身。
城上畫角哀,即知兵心苦。 試問左右人,無言淚如雨。 何意休明時,終年事鼙鼓。
新詞宛轉遞相傳,振袖傾鬟風露前。 月落烏啼雲雨散,遊童陌上拾花鈿。
森森楓樹林,護此石門堰。 杏隄數里餘,楓影覆亦徧。 鸕鷀與釣童,質異同所願。
春盡之官直到秋,嶺雲深處凭瀧樓。 居人愛近沈珠浦,候吏多來拾翠洲。 賨稅盡應輸紫貝,蠻童多學佩金鉤。 知君不戀南枝久,拋却經冬白罽裘。
芳草臺邊魂不歸,野煙喬木弄殘暉。 可憐高祖清平業,留與閑人作是非。
五色文章類彩鸞,楚人羅得半摧殘。 金籠莫恨傷冠幘,玉粒頒慙剪羽翰。 孤立影危丹檻裏,雙棲伴在白雲端。 上台愛育通幽細,却放溪山去不難。
璞玉耀荆山,山根竇玉泉。 有聲清出籟,凝色碧於天。 曉靜微涵日,春晴淺浸煙。 巖花紅影密,啼鳥下沙壖。 (見《湖北金石志》。 )(〖1〗詩末原題「寶曆□年二月廿一日」九字。 〖2〗《湖北金石志》:「案石碑高二尺四寸,寬三尺一寸,首行書『惠泉』二字,次行漫漶莫辨,當是作詩人姓名。 中六行行書五律一首云〖詩不重錄〗。 末行書『寶曆□年二月廿一日』,字徑二寸許。 案鄭漁仲《金石畧》載荆門軍有宇文鼎《惠泉詩》。 新舊《唐書》無鼎傳,《全唐詩》亦未之及。 是刻雖闕其名,然以年號與鄭氏所載證之,詩爲文鼎作無疑。 唐代詩人湮沒無聞者,正復不少,今荆門象山石壁留此《惠泉》詩刻,以傳文鼎之名,不可謂非幸矣。 」)。
年來樽酒是生涯,赤脚曾無解語花。 明日可來文字飲,新詩共吐半天霞。
兼中至,覿面不須相忌諱。 風化無傷的意玄,光中有路天然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