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主當年側席求,一時獻替盡嘉謀。 刑名不作漢晁錯,忠義有如唐馬周。 夕闥未酬懷鼎志,坤臣徒起袴襦謳。 忽乘鶴馭凌雲去,應與叢宵造物遊。
无
其他无
〔宋朝〕 史浩
聖主當年側席求,一時獻替盡嘉謀。 刑名不作漢晁錯,忠義有如唐馬周。 夕闥未酬懷鼎志,坤臣徒起袴襦謳。 忽乘鶴馭凌雲去,應與叢宵造物遊。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檻時。 蜀侯供廟略,漢主缺台司。 車馬行仍止,笳簫咽又悲。 今年杜陵陌,殄瘁百花遲。
囝生閩方,閩吏得之。 乃絕其陽,爲臧爲獲。 致金滿屋,爲髠爲鉗。 如視草木,天道無知。 我罹其毒,神道無知。 彼受其福,郎罷別囝。 吾悔生汝,及汝既生。 人勸不舉,不從人言。 果獲是苦,囝別郎罷。 心催血下,隔地絕天。 及至黃泉,不得在郎罷前。
羈滯多共趣,屢屢同室眠。 稍暇更訪詣,寧唯候招延。 媿君備蔬藥,識我性所便。 罷吏童僕去,灑掃或自專。 古巷人易息,疎迥自江邊。 幸當中秋夕,復此無雲天。 月華更漏清,露葉光彩鮮。 四鄰亦悄悄,中懷益纏綿。 茲境罕能致,居閑得彌偏。 數杯罷復飲,共想山中年。
自道風流不可攀,却堪蹙額更頹顏。 眼睛深却湘江水,鼻孔高於華岳山。 舞態固難居掌上,歌聲應不繞梁間。 孟陽死後欲千載,猶在佳人覓往還。
我朝未第日,鄉間逢歲饑。 兩率閭里人,相共行賑濟。 饑民僅得食,免困餓而斃。 及我登第後,被罪歸田里。 尋復拜召命,迤邐治行計。 忽見道途間,小兒有遺棄。 復自勸鄉邦,割己用施惠。 日飯八千人,八旬乃休止。 于時已麥熟,糧食相接濟。 我始趨行朝,蒙恩長宗寺。 初本不望報,人以爲能事。 利司具切奏,還官不容避。 今年又少歉,我適帥瀘水。 無戶備飯食,所濟俱用米。 聊舍三百斛,十中活一二。 又以一千石,減價平行市。 每石減十錢,庶幾無湧貴。 更有不熟處,資簡潼川類。 計用減價糶,所祈均獲濟。 我非財有餘,但愍民不易。 一時所施行,樂爲之識記。
嘗讀東坡詩,不可居無竹。 況此真琅玕,一一温如玉。 得非瑶池種,阿母所愛育。 一日三封植,近之誰敢觸。 山僧不知貴,遣送如薪束。 坐成阮家林,色映兵厨醁。 主人何必問,抱琴來就宿。 此君不須多,瀟灑數竿足。 卻笑陶元亮,但採東籬菊。
南國冬無雪,居然氣候迷。 柔蔬傲霜甲,幽鳥逆春啼。 神鼓聲無歇,樵歌韵不齊。 舉頭看白日,還過太山西。
雪後溶溶嫩水通,滿枝煙雨暗春風。 試看照影橫斜處,渾似靚粧清鏡中。
避暑寓祇園,黎明度遠村。 桑麻迷杜曲,雞犬散桃源。 逕草細將合,溪流深不喧。 幽懷未能愜,城郭已朝暾。
我昔游三舘,聞公論立朝。 端如平日語,果不小人饒。 節義真齊固,年齡不逮喬。 英魂已上天,楚些詎容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