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童丱須知 君臣篇

〔宋朝〕 史浩

渾沌判天地,高卑未相親。 三才欲通貫,中間須有人。 人最靈於物,民至愚而神。 天地寄聰明,動靜必相因。 飽食無用心,蚩蚩禽獸均。 逸居苟不教,焉能敘彜倫。 天地憫此類,是故立君臣。 君以聖居上,發政先施仁。 臣以賢作輔,法度期持循。 聖賢適際會,利澤漸無垠。 君或肆酷虐,百姓皆顰呻。 君或用忠恕,四海熙如春。 臣或進諂諛,陂僻正路堙。 臣或善諫諍,君子之道伸。 所以委質者,恭敬日恂恂。 權倖不敢附,賄賂不足珍。 窮達自有命,烏可毀天真。 挺然秉中正,于以奉咨詢。 言必稱堯舜,孟氏醇乎醇。 從容引當道,納誨每諄諄。 君如語好貨,公劉道可遵。 居行有積裹,王業肇於豳。 君如語好色,太王愛妃嬪。 當時無怨曠,後效應騶麟。 見牛未見羊,王政此問津。 今樂猶古樂,樂在同乎民。 卒令歸正道,何必批逆鱗。 拳拳愛主心,曾莫懈昏晨。 謀猷入以告,歸美法君陳。 善則君所有,過思已自新。 況乃有幾事,不密則失身。 但能持此戒,何愧古臣隣。 漢唐德既衰,風俗愈不淳。 上下懷猜貳,相視如越秦。 上固好自用,下亦非同寅。 充員苟爵位,責效蔑涓塵。 朝居廊廟上,暮不齒簪紳。 嗚呼君臣間,何乃如參辰。 恭惟我清朝,一德格穹旻。 起喜歌聲洽,恩覃率土濱。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長安道

    長安道,人無衣,馬無草,何不歸來山中老。

    顧況 唐宋诗
  • 雲居寺孤桐

    一株青玉立,千葉綠雲委。 亭亭五丈餘,高意猶未已。 山僧年九十,清淨老不死。 自云手種時,一棵青桐子。 直從萌芽拔,高自毫末始。 四面無附枝,中心有通理。 寄言立身者,孤直當如此。

    白居易 唐宋诗
  • 賦得濁水求珠

    積水非澄徹,明珠不易求。 依稀沈極浦,想像在中流。 瞪目思清淺,褰裳恨暗投。 徒看川色媚,空愛夜光浮。 月入疑龍吐,星歸似蚌游。 終希識珍者,採掇冀冥搜。

    王損之 唐宋诗
  • 朱坡

    下杜鄉園古,泉聲繞舍啼。 靜思長慘切,薄宦與乖暌。 北闕千門外,南山午谷西。 倚川紅葉嶺,連寺綠楊堤。 迥野翹霜鶴,澄潭舞錦雞。 濤驚堆萬岫,舸急轉千溪。 眉點萱牙嫩,風條柳幄迷。 岸藤梢虺尾,沙渚印麑蹄。 火燎湘桃塢,波光碧繡畦。 日痕絙翠巘,陂影墮晴霓。 蝸壁斕斑蘚,銀筵豆蔻泥。 洞雲生片段,苔徑繚高低。 偃蹇松公老,森嚴竹陣齊。 小蓮娃欲語,幽笋稚相攜。 漢館留餘趾,周臺接故蹊。 蟠蛟岡隱隱,班雉草萋萋。 樹老蘿紆組,巖深石啓閨。 侵窓紫桂茂,拂面翠禽棲。 有計冠終挂,無才筆謾提。 自塵何太甚,休笑觸藩羝。

    杜牧 唐宋诗
  • 偈頌(幷序○序爲南嶽齊己撰) 七十三

    夜寒宜向火,護衆到天明。 日出身溫暖,心惺思更惺。

    居遁 唐宋诗
  • 塋禪師房觀山海圖

    真僧閉精宇,滅跡含達觀。 列嶂圖雲山,攢峰入霄漢。 丹崖森在目,清晝疑卷幔。 蓬壺來軒窗,瀛海入几案。 煙濤爭噴薄,島嶼相凌亂。 征帆飄空中,瀑水灑天半。 崢嶸若可陟,想像徒盈嘆。 杳與真心冥,遂諧靜者翫。 如登赤城裏,揭步滄洲畔。 即事能娛人,從茲得消散。

    李白 唐宋诗
  • 龍翔真歇和尚求詩贈一首

    象骨巖居閩府教,江海兩封黄紙召。 孤雲自南仍更東,阻覲堯蓂友廊廟。 講通明論毗曇經,一佛出世祇爲人。 凝師白傅有真契,鑿齒彌天必相值。 河漢滔滔渺涯涘,三反九折時遊戲。 簦屩躋堂累千輩,鍧雷激電非思議。 毫忽微差失大千,同盡鴛鴻與螻蟻。 菩提一切皆具足,刮膜分光誠豈弟。 體味龍宮七佛書,盧老面目云何是。 餘生流浪無明窟,迴首塵塵非自己。 季咸鬼眼必見窺,和璞妙算應不遺。 大士知言善呵蔽,朝聞夕殞甘如飴。 疑蛇一祛病當愈,識路還家要有時。 金華士女涕泗流,胡爲决往龍翔遊。 是間雖住亦非住,奔軼常行祖師處。

    蘇籀 唐宋诗
  • 游毛公洞六首 其一

    說詩人去想雲車,千古青巖倚碧虚。 訓詁未容端拜議,一言聊復問關雎。

    王之道 唐宋诗
  • 壽處州徐守三首 其二

    共理經年惠利豐,此邦歌頌藹提封。 仙都洞府春風好,處士星躔瑞氣濃。 道向偓佺傳口訣,禪從摩詰悟心宗。 世間功業公餘事,平日高情薄萬鍾。

    王之望 唐宋诗
  • 挽主奉路分趙公詞

    畫舸安輿霅水清,春風猶憶送君行。 無家舉案人方恨,有子分符世共榮。 德履未容居祭酒,聲華端合主宗盟。 太支耆老凋零甚,蘭玉階庭獨擅名。

    韓元吉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