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家嗜好淡無營,天下方知仰聖明。 唐帝若無倪若水,南方黔首怨鵁鶄。
无
其他无
〔宋朝〕 史浩
內家嗜好淡無營,天下方知仰聖明。 唐帝若無倪若水,南方黔首怨鵁鶄。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何年植向仙壇上,早晚移栽到梵家。 雖在人間人不識,與君名作紫陽花。
罷聽泉聲看鹿羣,丈夫才策合匡君。 早攜書劒離巖谷,莫待蒲輪輾白雲。
天壇高百尺,只在翠微間。 碧蘚遺蹤古,青松白日閒。 丹成人已化,雲去鶴應還。 時有吹簫客,月明來故山。 (同前。 )(〖1〗《洞霄圖志》卷四《古跡門·昇天壇》條:「舊志云:在大滌山中峯之上,又名法象壇。 上應天而圓,下應地而方,中應《易》卦而八角。 許遠遊真君精研洞典,登其上而仙去,時天降白鹿下迎,故中峯名白鹿山。 今山頂界松內數丈之地,草木弗植,是其遺址也。 」)。
攻城次,羣鳥出牆頭。 內有敵圍(京本作「人」)軍欲出,外兵急備整戈矛(首本作「干戈」,此從辛本、川本、京本),用意設良籌。
軀體堂堂六尺餘,走筆橫波紙上飛。 執筆題篇須意用,後任將身選文知。
戊申末,江南民獨活。 高低緫得收,災蟲俱自滅。 此嵗八穀豐,人畜皆歡悅。 官吏逐階遷,諸道咸通徹。
少事武皇帝,無賴恃恩私。 身作里中橫,家藏亡命兒。 朝持樗蒲局,暮竊東鄰姬。 司隸不敢捕,立在白玉墀。 驪山風雪夜,長楊羽獵時。 一字都不識,飲酒肆頑癡。 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 讀書事已晚,把筆學題詩。 兩府始收跡,南宮謬見推。 非才果不容,出守撫惸嫠。 忽逢楊開府,論舊涕俱垂。 坐客何由識,惟有故人知。
詔出未央宮,登壇近總戎。 上公周太保,副相漢司空。 弓抱關西月,旗翻渭北風。 弟兄皆許國,天地荷成功。
雄壓吳頭控楚腰,千峯環拱冶城橋。 黄旗紫蓋旋歸漢,古剎凄凉尚號蕭。 北嶽經行匪濫巾,相陪來現隱淪身。 春蘿秋桂還吾輩,白浪紅塵付若人。
寒梅應不是甘棠,我輩爲詩豈面牆。 便對雪霜矜節操,未妨雲雨下巫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