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潭大府坐真王,中有神仙聚畫堂。 玉潤曾聞韵琴瑟,冰清初喜見鸞凰。 扶輿和氣笙歌沸,馥鬰春風錦繡光。 他日諸孫成宅相,頷頭休羨郭汾陽。
无
其他无
〔宋朝〕 史浩
潭潭大府坐真王,中有神仙聚畫堂。 玉潤曾聞韵琴瑟,冰清初喜見鸞凰。 扶輿和氣笙歌沸,馥鬰春風錦繡光。 他日諸孫成宅相,頷頭休羨郭汾陽。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夢覺疑連榻,舟行忽千里。 不見黃鶴樓,寒沙雪相似。
紫塞曉屯兵,黃沙披甲臥。 戰鼓聲未齊,烏鳶已相賀。 燕然山上雲,半是離鄉魂。 衛霍待富貴,豈能無乾坤。
長與韶光暗有期,可憐蜂蝶却先知。 誰家促席臨低樹,何處橫釵戴小枝? 麗日多情疑曲照,和風得路合偏吹。 向人雖道渾無語,笑勸王孫到醉時。
別腸車輪轉,一日一萬周。 離思春冰泮,瀾漫不可收。 馳光忽以迫,飛轡誰能留。 取之詎灼灼,此去信悠悠。 楚客宿江上,夜魂棲浪頭。 曉日生遠岸,水芳綴孤舟。 村飲泊好木,野蔬拾新柔。 獨含悽悽別,中結鬱鬱愁。 人憶舊行樂,鳥吟新得儔。 靈瑟時窅窅,霠猨夜啾啾。 憤濤氣尚盛,恨竹淚空幽。 長懷絕無已,多感良自尤。 即路涉獻歲,歸期眇涼秋。 兩歡日牢落,孤悲坐綢繆。 觀怪忽蕩漾,叩奇獨冥搜。 海鯨吞明月,浪島沒大漚。 我有一寸鈎,欲釣千丈流。 良知忽然遠,壯志鬱無抽。 魍魅暫出沒,蛟螭互蟠蟉。 昌言拜舜禹,舉颿凌斗牛。 懷糈餽賢屈,乘桴追聖丘。 飄然天外步,豈肯區中囚。 楚些待誰弔,賈辭緘恨投。 翳明弗可曉,祕魂安所求。 氣毒放逐域,蓼雜芳菲疇。 當春忽淒涼,不枯亦颼飀。 貉謠衆猥款,巴語相咿嚘。 默誓去外俗,嘉願還中州。 江生行既樂,躬輦自相勠。 飲醇趣明代,味腥謝荒陬。 馳深鼓利檝,趨險驚蜚輶。 繫石沈靳尚,開弓射鴅吺。 路暗執屏翳,波驚戮陽侯。 廣泛信縹緲,高行恣浮游。 外患蕭蕭去,中悒稍稍瘳。 振衣造雲闕,跪坐陳清猷。 德風變讒巧,仁氣銷戈矛。 名聲照西海,淑問無時休。 歸哉孟夫子,歸去無夷猶。
潮水來,巖頭沒。 潮水去,矢口出。
梅花吹入誰家笛,行雲半夜凝空碧。 欹枕不成眠,關山人未還。 聲隨幽怨絕,空斷澄霜月。 月影下重簷,輕風花滿簾。
[洞天春遠日]行遲,[幾點殘星(殘)]僊子棋。 [樵斧]爛柯人換世,[碧]桃花影未曾移。 (見光緒卅二年鄭永禧纂《爛柯山志》卷十一《歷朝金石考》錄《唐楊明殘詩碑》。 碑僅存十六字,缺字係鄭氏據《府志》補。 )(〖1〗碑後附款識,上半已缺,殘文云:「諱明,字文舉,號潛醉,文章高古,詩爲耑門〖中缺〗柯山,而先生之詩,遂刻山中,以俟賞者〖中缺〗二年冬十月十有八日門生碣石王主敬謹。 」〖2〗鄭氏跋云:「右碑正書四行,行七字,詩一句。 每字方四寸許。 後二行款識,末一行年月,脫上年號,致難稽考耳。 碑四邊花紋,據瞿溥《日遲亭記》,係唐人詩刻,明代已斷,今尚存兩截。 跋內明無籍貫。 康熙《縣志》稱河東人,碣石在今山東武定府海豐縣黃河入海處,古河東地也,當不誤。 」「《府志》列宋詩,喜慶《志》並改《日致亭記》,取唐人)(『春遠日遲』之詠爲,昔人豈別有攷歟? 留俟知音。 」楊明爲唐人抑爲宋人,尚難確定,今姑錄出以備考詳。 又按:《南部新書》卷丁有王主敬事迹,未知即詩後題識者否。 據勞格《御史臺精舍題名考》卷一云,王主敬即王上客,高宗時人,事詳《劉賓客外集》卷九《王倰神道碑》及《太平廣記》卷二五○引《兩京新記》。 )。
不共垂楊映綺寮,倚山臨路自嬌饒。 游人過去知香遠,谷鳥飛來見影摇。 半隔烟嵐遥隠隠,可堪風雨暮蕭蕭。 城中春色還如此,幾處笙歌案舞腰。
狂夫縛軒冕,自許稷契身。 靜者樂山林,謂是羲皇人。 不如兩忘快,內保一色醇。 偉哉道山傑,滯此汝水濱。 大來會闊步,小憩得幽欣。 一齋有琴酒,萬事無緇磷。 不作子公書,肯受元規塵。 人言君侯癡,我知丈人真。 月明泉聲細,雨過竹色新。 是間有真我,宴坐方申申。
遠游旅食荒山裏,竹鼠山鷄污刀几。 鳴鞭走送來扣門,眼明忽見銜環子。 江南今秋禾黍熟,場間啄穗驚不起。 正緣一飽墮網羅,包裹頭顱行萬里。 登盤始欣不負腹,下箸未及先染指。 畧須沃酒助甘腴,更覺披綿愈豐美。 使我轉憶江湖鄉,水珍海錯那可忘。 十年不見尚能說,楚人未數鯉與魴。 蛤蜊含漿自有味,蟹螯斫雪仍無腸。 紅螺爲醤勝食肉,白𧍧作炙如截肪。 江瑶石首最貴者,千金一枚誰得嘗。 但願浮家老吳越,此生不願尚書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