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文宣王及其弟子贊 其一○

〔宋朝〕 宋高宗

謙德知二,器實瑚璉。 動必幾先,孰並其辯。 一使存魯,五國有變。 終相其主,譽處悠遠。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相和歌辭 倢伃怨

    君恩不可見,妾豈如秋扇。 秋扇尚有時,妾身永微賤。 莫言朝花不復落,嬌容幾奪昭陽殿。

    劉氏雲 唐宋诗
  • 山中春仲寄上王恒潁川沈沖

    隱者守恬泊,春山日深淨。 誰知蟠木材,得性無人境。 座隅泉出洞,竹上雲起嶺。 飢貁入山廚,飲虹過藥井。 前溪堪放逸,仲月好風景。 遊目來遠思,摘芳寄汝潁。

    錢起 唐宋诗
  • 夏景無事因懷章來二上人二首 一

    澹景微陰正送梅,幽人逃暑癭柟杯。 水花移得和魚子,山蕨收時帶竹胎。 嘯館大都偏見月,醉鄉終竟不聞雷。 更無一事唯留客,卻被高僧怕不來。

    皮日休 唐宋诗
  • 送蘄州裴員外

    正作南宮第一人,蹔隨霓斾愴離羣。 曉從闕下辭天子,春向江頭待使君。 五馬尚迷青瑣路,雙魚猶惹翠蘭芬。 明朝無路尋歸處,禁樹參差隔紫雲。

    李山甫 唐宋诗
  • 傷灼灼

    嘗聞灼灼麗於花,雲髻盤時未破瓜。 桃臉曼長橫綠水,玉肌香膩透紅紗。 多情不住神仙界,薄命曾嫌富貴家。 流落錦江無處問,斷魂飛作碧天霞。

    韋莊 唐宋诗
  • 哀痛不下詔,登封誰上書。

    李琪 唐宋诗
  • 晚下北固山喜松行徑成陰悵然懷古偶題臨江亭

    □□□□□,□□□□柳。 □□□□□,□□□□久。 □□□□□,□□□□阜。 自有此山川,於今幾太守? 憶昔蔡與謝,茲焉屢迴首。 □□□□□,□□□□口。 □□□□□,□□□□吼。 □□□□□,□□□□後。 □□□□□,□□□□朽。 □□□□□,□□□□有。 近世二千石,畢公宣化厚。 丞相量納川,平陽氣衝斗。 三賢若時雨,所至躋仁壽。 凜凜君子風,余將千載友。 (丞相謂陸兖公,尚書謂畢隆擇,平陽謂齊詹事澣,三賢皆歷此郡。 )□□□□□,□□□□偶。 □□□□□,□□□□綬。 □□□□□,□□□□茍。 □□□□□,□□□□酒。 □□□□□,多景懸窗牖。 □□□□□,□□□□負。 (詳附按)班劍出妓堂。 (郡城東南有謝公妓院堂遺迹。 ○見《嘉定鎮江志》卷十二)(按:「自有」二句、「憶昔」二句見《輿地紀勝》卷七《鎮江府》,題作《遊北固》;「自有」二句、「近世」六句見《野客叢書》卷十七、《嘉定鎮江志》卷十四;自注據《嘉定鎮江志》,《野客叢書》所錄稍異,錄如次:「畢構政事爲開元第一,陸丞相象先、平陽齊澣,三賢皆爲此郡。 」疑已經引錄者改寫;「凜凜」二句及詩題見《嘉定鎮江志》卷十四;「多景」句見《墨莊漫錄》卷四;各韻字據《劉賓客外集》卷七《和浙西李大夫晚下北固山喜松徑成陰悵然懷古偶題臨江亭幷浙東元相公所和〖注:依本韻〗》。 全詩據傳璇琮先生《李德裕年譜》寶曆元年譜考證處理。 《全唐詩》卷四七五據《野客叢書》錄八句及注。 )。

    李德裕 唐宋诗
  • 十玄談(幷序) 破還鄉曲(《大正》本、《偈頌》作「還源」)

    返本還源事亦差,本來無住不名家。 萬年松徑雪深覆,一帶峰巒雲更遮。 賓主默時純(《大正》本、《偈頌》作「穆時全」)是妄,君臣道合(《大正》本、《偈頌》作「合處」)正中邪。 還鄉曲調如何物(《大正》、《偈頌》作「唱」)? 明月堂前枯木(《大正》本、《偈頌》作「樹」)華。

    常察 唐宋诗
  • 火後借居君子亭書事四絕呈粹翁 其一

    天公惡劇逐番新,賴是今年有主人。 君子亭中眠白晝,燕公樓上眺青春。

    陳與義 唐宋诗
  • 大水雜言

    前日雨如絲,繽紛雜朝霧。 昨日雨如注,萬壑爭馳騖。 今朝有霽色,作意在芒屨。 那知復如傾,漫天飛瀑布。 介休借車振蒼穹,十八葉幡如火紅。 濤頭起伏萬銀屋,河伯盡以山爲宮。 門前小艇疾飛鴻,挽我同趨急流中。 人生如夢貴適意,乘此可食千頭龍。 醉中舉杯謝舟子,口腹自營吁可鄙。 不聞大禹不過門,血指爲疏九年水。 何如乘風拜張堅,喚取女媧來補天。 坐令赤子脫魚腹,六合內外還桑田。 柳枝却下蛟龍約,談笑支奇付鐵索。 異時天上敢驚呼,斥作人間鐺折脚。

    鄧肅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