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携子孫到四明洞節敘有感

〔宋朝〕 李石

四明本山名,與洞屹相向。 取山以名洞,足以迎景貺。 我非濟時才,香火三遣放。 再爲玉局吏,聖恩覃曠蕩。 有如鑑湖乞,均逸江海上。 圓也如乃翁,歷歷耗心匠。 三徑同蔣詡,五柳比元亮。 一日培壅力,百年基址壯。 桃李遵舊蹊,松竹緣疊嶂。 林花拂朝晴,山鳥激清響。 園人收果實,夏秋各有餉。 誰云橐駝種,已有猢孫藏。 翁前携客來,未免策拄杖。 崎嶇到洞門,衰病筋力彊。 洞中亦虛白,喜氣含萬象。 俎豆具倉猝,一杯復一唱。 山果與山花,足以備清賞。 杯盤旨味薄,筆墨醉語妄。 醉中忽擡眼,雲巢仍在望。 投杯攬衣起,涕淚立惆悵。 雲巢我師友,白玉已黄壤。 相距洞與山,風雨燈燭晃。 有如對牀夜,了不隔尋丈。 他日吾子孫,丹青二老像。 草堂洞山間,二老忽來往。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嶺南送使

    秋雁逢春返,流人何日歸? 將余去國淚,灑子入鄉衣。 飢狖啼相聚,愁猿喘更飛。 南中不可問,書此示京畿。

    張說 唐宋诗
  • 哭護國上人

    昔喜三身淨,今悲萬劫長。 不應歸北斗,應是向西方。 舍利衆生得,袈裟弟子將。 鼠行殘藥椀,蟲網舊繩牀。 別起千花塔,空留一草堂。 支公何處在,神理竟茫茫。

    張謂 唐宋诗
  • 送可師歸西山兼簡法華無證

    半世幾離合,翛然無住身。 又爲一去客,元是再來人。 野宿風鳴雪,江行梅破春。 兩翁如問我,爲話鬢毛新。

    釋慧空 唐宋诗
  • 八月二十日與館中同舍遊西湖作 其四

    下馬冷泉亭,懿此丹壑幽。 泓澄粲玉礫,半畝如潑油。 巖岰起三板,轟雷濺濤頭。 向來澄止面,怒沫喧山丘。 莫作動靜觀,止性元不流。

    葛立方 唐宋诗
  • 送容齋自福倅滿歸 其二

    此地相從驚歲晚,登臨況是客歸時。 却將襟抱向誰可,正爾艱難唯子知。 情到中年工作惡,別于生世易爲悲。 梅花盡醉清江上,黯澹西風凍雨垂。

    葉黯 唐宋诗
  • 送史同叔赴宮教

    便催絳帳入王扉,肯落先公第二機。 一鶚未嘗憑薦口,諸生今始識摳衣。 寬如北海何妨醉,清似西湖不解肥。 但得家聲振金玉,萬釘何必問腰圍。

    釋寶曇 唐宋诗
  • 歸有日喜作

    夜燈晨飯棘圍重,檻束飛猱鶴在籠。 敢效騷人悲迫阨,祇防舉子誚冬烘。 摶風定有莊鵬化,得雋從知冀馬空。 明日還家壓新酒,菊登金蕊拒霜紅。

    陳造 唐宋诗
  • 東陽郭希呂山園十詠 閟雲關

    雲以無心出,雲歸亦何心。 樵牧窺其藏,妄意此阻深。

    陳傅良 唐宋诗
  • 題楊解元壽萱堂二首 其二

    冬夏勤溫凊,晨昏潔膳羞。 堂中人不老,庭下草忘憂。

    王炎 唐宋诗
  • 梅花 其一

    園林都未覺春風,蓓蕾枝頭茁小紅。 要識十分清絕處,暗香疎影月明中。

    王炎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