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自無絃奏凱風,水流空洞作丁東。 虀鹽老向伊耆氏,何必聞韶肉味中。
无
其他无
〔宋朝〕 李石
本自無絃奏凱風,水流空洞作丁東。 虀鹽老向伊耆氏,何必聞韶肉味中。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上方偏可適。 季月況堪過,遠近水聲至。 東西山色多,夕陽留徑草。 新葉變庭柯,已度清明節。 春秋如客何。
骨清年少眼如冰,鳳羽參差五色層。 天上麒麟時一下,人間不獨有徐陵。
虎見修行久,松知夏臘高。 寒堂坐風雨,瞑目尚波濤。
一飯尚懷感,況攀高桂枝。 此恩無報處,故國遠歸時。 祗恐兵戈隔,再趨門館遲。 茅堂拜親後,特地淚雙垂。
異俗非鄉俗,新年改故年。 薊門看火樹,疑是燭龍然。
辟穀留侯早得仙,慶鍾苗裔福如川。 少年爲佛魁千佛,今日生天作二天。 西掖代言詞俊逸,東湖題壁墨澄鮮。 此行定有詩千首,莫惜因風寄數編。
詩題:莊獻太后哀挽應制二首首句(全詩):其一:寶慈垂母訓,一紀御璿除。 地有占沙舊,天仍補石餘。 軒星淪夕緯,翟輅去宸居。 異日金縢啟,方知復辟書。 (自注:太后上仙後,皇帝於巾箱中得復辟詔草。 )其二:旰仄身無憚,寒暄疾有加。 災生纖女□,魂斷濯龍車。 廞翣浮辰旭,邊簫咽暝霞。 唯留長樂注,刊羨在皇家。
有酒或一醉,無酒終日閑。 雨足通南澗,木落見西山。 飯飽出柴門,本散腰脚頑。 偶然遇野人,笑語欲忘還。
心即是天天即理,無行不與理相隨。 故言惟有天知我,天豈真如人有知。
曉色熹微麥隴間,杖藜徐步扣禪關。 兩澆水足東西堰,一抹雲收南北田。 仕路馳驅驚歲晚,僧寮燕坐覺身閒。 故園早辦歸來計,莫待星霜滿鬢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