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扇子詩 其四七

〔宋朝〕 李石

靈樞先生出三指,看盡世間人作鬼。 我有一把黄昏根,出君五臟爲君洗。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鼓吹曲辭 巫山高二首 二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陽。 裴回作行雨,婉孌逐荆王。 電影江前落,雷聲峽外長。 霽雲無處所,臺館曉蒼蒼。

    沈佺期 唐宋诗
  • 遣興

    驥子好男兒,前年學語時。 問知人客姓,誦得老夫詩。 世亂憐渠小,家貧仰母慈。 鹿門攜不遂,雁足繫難期。 天地軍麾滿,山河戰角悲。 儻歸免相失,見日敢辭遲。

    杜甫 唐宋诗
  • 缺題

    故人日已遠,窻下塵滿琴。 坐對一撙酒,恨多無力斟。 幕疎螢色逈,露重月華深。 萬境與羣籟,此時情豈任。

    劉禹錫 唐宋诗
  • 晉 新亭

    容易乘虛逼帝畿,滿江艛艣與旌旗。 盧循若解新亭上,勝負還應未可知。

    孫元晏 唐宋诗
  • 詩三百三首 二一八

    養子不經師,不及都亭鼠。 何曾見好人,豈聞長者語。 爲染在薰蕕,應須擇朋侶。 五月販鮮魚,莫教人笑汝。

    寒山 唐宋诗
  • 寄白龍洞劉道人

    玉走金飛兩曜忙,始聞花發又秋霜。 徒誇籛壽千年歲,也是雲中一電光。 一電光,何太疾,百年都來三萬日。 其間寒暑互煎熬,不覺童顏暗中失。 縱有兒孫滿眼前,却成恩愛轉牽纏。 及乎精竭身枯朽,誰解教伊暫駐顏。 延年之道既無計,不免將身歸逝水。 但看古往聖賢人,幾箇解留身在世。 身在世,也有方,只爲時人誤度量。 競向山中尋草藥,伏鉛制汞點丹陽。 點丹陽,事迥別,須向坎中求赤血。 取來離位制陰精,配合調和有時節。 時節正,用媒人,金翁姹女結親姻。 金翁偏愛騎白虎,姹女常駕赤龍身。 虎來靜坐秋江裏,龍向潭中奮身起。 兩獸相逢戰一場,波浪奔騰如鼎沸。 黃婆丁老助威靈,撼動乾坤走神鬼。 須臾戰罷雲氣收,種箇玄珠在泥底。 從此根芽漸長成,隨時灌溉抱真精。 十月脫胎吞入口,忽覺凡身已有靈。 此箇事,世間稀,不是等閑人得知。 宿世若無仙骨分,容易如何得遇之。 金液丹,宜便煉,大都光景急如箭。 要取魚,須結筌,何不收心煉取鉛? 莫教燭被風吹滅,六道輪迴難怨天。 近來世上人多詐,盡著布衣稱道者。 問他金木是何般,噤口不言如害啞。 却云服氣與休糧,別有門庭道路長。 豈不見陰君破迷歌裏說,太乙含真法最強。 莫怪言詞太狂劣,只爲時人難鑒別。 惟君心與我心同,方敢傾心與君說。

    呂巖 唐宋诗
  • 代佳人寄翁參樞先輩

    (《文苑英華》二六二注云:「此詩總目及《李集》皆不載,惟《英華》諸本有之。 」)等閑經夏復經寒,夢裏驚嗟豈暫安。 南家風光當世少,西陵江浪過江難。 周旋小字桃燈讀,重疊遙山隔霧看。 真是爲君飡不得,書來莫說更加飡。 (《文苑英華》)(嚴羽《滄浪詩話·考證》謂本詩「乃晚唐之下者」。 詹鍈《李詩辨僞》云:「按《文苑英華》編次體例,各類之中,一以時代先後爲序。 此詩置於張祜、李洞、方干與李羣玉、陳陶之間,與太白時代相去懸遠,定是晚唐之作。 」吳企明云:「先輩爲應試舉子對已及第者的稱呼,或是進士出身的人互相推敬的稱呼,李白從未應試,不應用此稱呼,集中亦無此稱。 」又推測翁參樞或爲《登科記考》卷二二所載咸通元年盈第的翁彥樞,「參」、「彥」形近易訛,時代亦與李洞、方干相近。 )。

    李白 唐宋诗
  • 和因老游水寨府治東軒二首 其一

    市井從東州,水竹自西府。 我來與公偕,槃礴日欹午。 從容河底魚,樂哉得其所。 此意與誰論,相看默無語。

    王之道 唐宋诗
  • 制勝樓

    絕塞依天險,高城瞰陣圖。 公孫曾帝蜀,諸葛欲吞吳。 尊俎衝千里,關山敵萬夫。 人謀兼地利,端坐靜邊隅。

    王十朋 唐宋诗
  • 雜詠下 矮桃

    結子卑枝繁,成蹊長策捨。 飽殺騶侏儒,誰牽果下馬。

    洪适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