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頌古十四首 其九

〔宋朝〕 釋師體

和煙釣月是生涯,古策風高未足誇。 欵乃一聲天地闊,祖師何必渡流沙。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宛轉行

    華屋重翠幄,綺席雕象牀。 遠漏微更疎,薄衾中夜涼。 爐氣暗裴徊,寒燈背斜光。 妍姿結宵態,寢臂幽夢長。 宛轉復宛轉,憶君更未央。

    張籍 唐宋诗
  • 長洲苑

    春入長洲草又生,鷓鴣飛起少人行。 年深不辨娃宮處,夜夜蘇臺空月明。

    白居易 唐宋诗
  • 軍中行路難

    君不見封狐雄虺自成羣,憑深負固結妖氛。 玉璽分兵徵惡少,金壇授律動將軍。 將軍擁麾宣廟略,戰士橫戈靜夷落。 長驅一息背銅梁,直指三危登劒閣。 閣道岧嶢起戍樓,劒門遙裔俯靈丘。 邛關九折無平路,江水雙源有急流。 征役無期返,他鄉歲華晚。 杳杳丘陵出,蒼蒼林薄遠。 途危紫蓋峰,路澀青泥坂。 去去指哀牢,行行入不毛。 絕壁千里險,連山四望高。 中外分區宇,夷夏殊風土。 交阯枕南荒,昆彌臨北戶。 川原饒毒霧,谿谷多霪雨。 行潦四時流,崩查千歲古。 漂梗飛蓬不暫安,捫蘿引葛陟危巒。 昔時聞道從軍樂,今日方知行路難。 滄江綠水東流駛,炎州丹徼南中地。 南中南斗映星河,秦關秦塞阻煙波。 三春邊地風光少,五月瀘川瘴癘多。 朝驅疲斥候,夕息倦樵歌。 向月彎繁弱,連星轉太阿。 重義輕生懷一顧,東伐西征凡幾度。 夜夜朝朝斑鬢新,年年歲歲戎衣故。 灞城隅,滇池水。 天涯望轉積,地際行無已。 徒覺炎涼節物非,不知關山千萬里。 棄置勿重陳,重陳多苦辛。 且悅清笳梅柳曲,詎憶芳園桃李人。 絳節紅旗分日羽,丹心白刃酬明主。 但令一被君王知,誰憚三邊征戰苦。 行路難,岐路幾千端。 無復歸雲憑短翰,空餘望日想長安。

    辛常伯 唐宋诗
  • 詩三百三首 二九七

    身著空花衣,足躡龜毛履。 手把兔角弓,擬射無明鬼。

    寒山 唐宋诗
  • 季冬送戶部郎中使黔府選補

    握鏡均荒服,分衡得大同。 徵賢一臺上,補吏五谿中。 雨露將天澤,文章播國風。 漢庭睽直諒,楚峽望清通。 馬逐霜鴻漸,帆沿曉月空。 還期鳳池拜,照耀列星宮。

    盧僎 唐宋诗
  • 春(一作「風」)光好(今按:《全宋詞》亦未收,故補之)(穀爲學士,奉使。恃上國勢,下視江左,辭色毅然不可犯。韓熙載命歌妓秦弱蘭詐爲驛卒女,每日敝衣持帚灑掃,陶悅之,與狎,因贈一詞,名《春光好》云云。明日,後〖一作中〗主設宴于澄心堂,陶辭色如前。乃命弱蘭歌前闋勸酒,陶大醉,爲主禮所薄,即日還朝,止遣數小吏餞于郊亭。迨歸京,鸞膠之曲已喧,陶因是竟不大用。)

    好因緣,惡因緣,奈何天,只得郵亭一夜眠,別神仙。 琵琶撥盡相思調,知音少。 待(一作「安」)得鸞膠續斷絃,是何年? (《玉壺清話》四,參《南唐近事》二)(〖1〗此詞異說較多,舉其要者有五說:一、陶穀於周世宗時使江南贈韓熙載歌妓秦弱蘭之作,見《南唐近事》卷二。 《苕溪漁隱業話後集》卷四十引《靖康緗素雜記》事同,但不云作詞。 二、時在入宋後,事同,見《冷齋夜話》及《玉壺清話》。 三、陶穀乾興中何吳越時贈任社娘之作,見沈遼《雲巢編》卷八《任社娘傳》,《研北雜志》引其說。 四、陶穀使錢唐日贈驛女詞,見《苕溪漁隱業話前集》卷二四引《本事曲》。 五、曹翰使江南娼妓詞,見前書引《江南野錄》。 以孰爲是,尚俟考詳。 )。

    陶穀 唐宋诗
  • 崔徽歌 二

    有客有客名丘夏,善寫儀容得艷姿。 爲徽持此寄敬中,以死報郎爲終始。 (以上見《綠窗新話》卷上)(按:《全唐詩》卷四二三收以上二節,有缺誤,又誤連作一首,今重錄。 )。

    元稹 唐宋诗
  • 病中屏肉味獨茹菜羹飯甚美

    雲子香抄玉色鮮,菜羹新煮翠茸纖。 人間膾炙無此味,天上酥陀恐爾甜。 渾是土膏含雨露,何須醤豉與醯鹽。 茹毛禍首雍巫出,饞到熊蹯未屬厭。

    楊萬里 唐宋诗
  • 陽武王安之寄石榴

    安榴若拳石,中藴丹砂粒。 割之珠落盤,不待蛟人泣。 舊友大河濱,作宰實畿邑。 嚴霜百果熟,爲贈忽我及。 始時童稚嬌,爭取猴猿集。 老夫所食微,何假更收拾。 聊答君意勤,作詩恨短澀。

    梅堯臣 唐宋诗
  • 次韻王勉夫晚春

    送春無酒未須嗟,却有新茶試大家。 便愜輕凉生小扇,獨憐撲蔌下蔫花。 霜膚解籜初嘗筍,怒癭因誰擬問蛙。 嘉樹著行森羽葆,翠青疎密儼排衙。

    陳造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