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居世間,要爲鶴鳴皋。 誰能如羊豕,料揀充豢牢。 吾邦孫卿子,閉門長蓬蒿。 慨然請治劇,不憚簿領勞。 地雖百乘小,名與九頂高。 老翁喜相語,得見今官曹。 令行有盜奔,冬煖無兒號。 君豈求人知,知亦未易遭。 大哉龍伯國,乃欲舉六鼇。 區區畢吏部,竟日把兩螯。 且當置是事,痛飲讀離騷。
无
其他无
〔宋朝〕 晁公遡
志士居世間,要爲鶴鳴皋。 誰能如羊豕,料揀充豢牢。 吾邦孫卿子,閉門長蓬蒿。 慨然請治劇,不憚簿領勞。 地雖百乘小,名與九頂高。 老翁喜相語,得見今官曹。 令行有盜奔,冬煖無兒號。 君豈求人知,知亦未易遭。 大哉龍伯國,乃欲舉六鼇。 區區畢吏部,竟日把兩螯。 且當置是事,痛飲讀離騷。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自樂魚鳥性,寧求農牧資。 淺深愛巖壑,疏鑿盡幽奇。 雨花相助好,鶯鳴春草時。 種蘭入山翠,引葛上花枝。 風露拆紅紫,緣溪復映池。 新泉香杜若,片石引江蘺。 宛謂武陵洞,潛鷹造化移。 杖策攜煙客,滿袖掇芳蕤。 蝴蝶舞留我,仙雞閑傍籬。 但令黃精熟,不慮韶光遲。 笑指雲蘿逕,樵人那得知。
羅裾薄薄秋波染,眉間畫得山兩點。 相見綺筵時,深情暗共知。 翠翹雲鬢動,歛態彈金鳳。 宴罷入蘭房,邀人解佩璫。
不傍茅簷便竹籬,初開猶未許人知。 一枝到手春雖淺,肯負花前金屈巵。
名高牛氏品,地接燕兒窠。 有客圖沉醉,翻嫌石是魔。
蕭蕭欲脫猶吟葉,耿耿微明未滅燈。 夜半不眠閑倚壁,使君清似北山僧。
閑行靜坐樂誰知,紅飯青蔬美有餘。 常笑癡人不更事,時時愁嘆欲何須。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秋夜真成晝,西山却在東。 吹高半輪月,正頼一襟風。 清景今年過,何人此興同。 青天忽成紙,似欲借詩翁。
百丈耳聾,黄檗吐舌。 後代兒孫,半生半滅。 破沙盆,曾漏泄,炎天六月飄霜雪。
昨晚雨不止,今朝天假晴。 路乾里堠縮,人健板輿輕。 父老驚相顧,親朋漸出迎。 端知華表鶴,珍重故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