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陰布幽徑,綠水溢回塘。 筍長露漬粉,蓮開風壞粧。 坐多惟踵息,躁定自心凉。 學道今始得,頤生真有方。
无
其他无
〔宋朝〕 晁公遡
清陰布幽徑,綠水溢回塘。 筍長露漬粉,蓮開風壞粧。 坐多惟踵息,躁定自心凉。 學道今始得,頤生真有方。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燈火隔簾明,竹梢風雨聲。 詩篇隨意贈,杯酒越巡行。 漫唱江朝曲,閑徵藥草名。 莫辭終夜飲,朝起又營營。
花落長川草色青,暮山重疊兩冥冥。 逢春便覺飄蓬苦,今日分飛一涕零。
歐冶銛鋒價最高,海中收得用吹毛。 龍鳳繞,鬼神號,不見全牛可下刀。 (以上三十九首,均見嘉慶間刻本《機緣集》,原爲宋大觀四年風涇海會寺石刻。 轉錄自《詞學》第二期刊施蟄存先生《船子和尚撥櫂歌》。 宋明間收錄船子和尚詩偈的著作,筆者所見有:宋釋惠洪《冷齋夜話》卷五、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六收第一首,宋釋慧明《五燈會元》卷五收其一、其二、其三、其七、其八、其九,共六首,宋吳聿《觀林詩話》收第三十九首,元至元《嘉禾志》卷三二收其一至其六,共六首,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三收第三首,楊慎《藝林伐山》卷十七收第一至第三首,今即據諸書所引出校。 )(〖1〗《機緣集》附石刻後呂益柔跋云:「雲間船子和尚嗣法藥山,飄然一舟,泛於華亭吳江洙涇之間。 夾山一見悟道。 嘗爲《撥櫂歌》,其傳播人口者纔一二首。 益柔於先子遺篇中得三十九首,屬詞寄意,脫然迥出塵網之外。 篇篇可觀,決非庸常學道輩所能亂真者。 因書以遺風涇海會卿者,俾鑱之石,以資禪客翫味云。 」〖2〗吳聿《觀林詩話》:「華亭船子和尚詩,少見於世,呂益柔刻三十九首於楓涇寺,云得其父遺編中。 ……涪翁屢用其語。 」)。
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劒救邊去,遺此虎紋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挂席凌蓬丘,觀濤憩樟樓。 三山動逸興,五馬同遨遊。 天竺森在眼,松風颯驚秋。 覽雲測變化,弄水窮清幽。 疊嶂隔遙海,當軒寫歸流。 詩成傲雲月,佳趣滿吳洲。
君子懷幽趣,謙恭禮樂才。 經心皆識見,書史盡通該。 有德馨還遠,清虛道亦開。 先生宜法則,宿習自將來。
早服英雄彀,胡爲州縣勞。 荆璆不自鬻,郢雪向誰高。 月鼓千聲疊,霜風萬竅號。 行行星聚國,芳尺慰同袍。
東鄰有豔婦,傾城室家索。 西鄰有貞妻,空閨守葵藿。 良人萬里去,豈爲鉛華落。 君心諒不移,妾命由來薄。 天地終無情,人生復何託。
君不見五經紛綸井大春,不得已見陰將軍。 將軍故爲設麥飯,推去不食言非誠。 又不見劉懷慰作齊太守,廉吏籍中自稱首。 邦人饋米不肯取,示以麥飯吾所有。 我有郭內一畝田,带經荷耡願有年。 今年麥熟始一飽,久饑客子俱來前。 姓名久與市朝絕,將軍薄飯不吾設。 亦不彊學劉公清,但使兒曹知稼穡。
起曉尋幽意氣豪,冥冥重霧溼征袍。 天扶寶勢千山拱,海助寒聲萬籟高。 休數興衰兩蝸角,從來憂樂一鴻毛。 了知終老林泉是,渡水穿雲久亦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