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料高陽里,于今復舊游。 風塵兩地隔,江海一身留。 夢斷烏衣夜,魂傷白帝秋。 臨平江上柳,早晚繫歸舟。
无
其他无
〔宋朝〕 晁公遡
豈料高陽里,于今復舊游。 風塵兩地隔,江海一身留。 夢斷烏衣夜,魂傷白帝秋。 臨平江上柳,早晚繫歸舟。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鄉關渺天末,引領悵懷歸。 羈旅久淫滯,物色屢芳菲。 稍覺私意盡,行看蓬鬢衰。 如何千里外,佇立霑裳衣。
萍颯風池香滿船,楊花漠漠暮春天。 玉人此日心中事,何似乘羊入市年。
前日滿林紅錦遍,今日遶林看不見。 空餘古岸泥土中,零落臙脂兩三片。
殘陽終日望棲賢,歸路攜家得訪禪。 世缺一來應薄命,雨留三宿是前緣。 詩題不忍離巖下,屐齒難忘在水邊。 猨鳥可知僧可會,此心常似有香煙。
永夜疑無日,危時只賴山。 曠懷休戚外,孤跡是非間。
青青東門柳,歲晏復憔悴。 良弓摧折久,誰識是龍韜。 旋沫翻成碧玉池,添酥散出琉璃眼。
萬事若在手,百年聊稱情。 他時南[面](嶽)去,記得此巖名。 (見《輿地紀勝》卷八五《均州》。 )(〖1〗《邵氏聞見錄》卷七云:「華山隱士陳摶,字圖南,唐長興中進士,遊四方,有大志,隱武當山詩云:『他年南面去,記得此山名。 』本朝張鄧公改『南面』爲『南嶽』,題其後云:『蘚壁題詩志何大,可憐今老華圖南。 』蓋唐末時詩也。 」)。
公詩有意拂廉纖,令似歐陽韵更嚴。 犬子亦應慚賦縞,癡兒端合愧誇鹽。 飛綿勃窣争平塹,凍笋槎牙欲墮簷。 胡避只今何處是,玉屏森映一峰尖。
松間清月佛前燈,菴在孤峯更上層。 犬吠一聲秋意靜,敲門時有夜歸僧。
平野寬無際,層雲撥不開。 曉容收雨後,凉意送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