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暗城烏宿,天寒櫪馬嘶。 詞人留上客,妓女出中閨。 積雪連燈照,迴廊映竹迷。 太常今夜宴,誰不醉如泥。
无
其他无
〔唐朝〕 張南史
日暗城烏宿,天寒櫪馬嘶。 詞人留上客,妓女出中閨。 積雪連燈照,迴廊映竹迷。 太常今夜宴,誰不醉如泥。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之子時相見,邀人晚興留。 霽潭鱣發發,春草鹿呦呦。 杜酒偏勞勸,張棃不外求。 前村山路險,歸醉每無愁。
竄身楚南極,山水窮險艱。 步登最高寺,蕭散任疎頑。 西垂下斗絕,欲似窺人寰。 反如在幽谷,榛翳不可攀。 命童恣披翦,葺宇橫斷山。 割如判清濁,飄若升雲間。 遠岫攢衆頂,澄江抱清灣。 夕照臨軒墮,棲鳥當我還。 菡萏溢嘉色,篔簹遺清斑。 神舒屏羈鎖,志適忘幽孱。 棄逐久枯槁,迨今始開顏。 賞心難久留,離念來相關。 北望間親愛,南瞻雜夷蠻。 置之勿復道,且寄須臾閑。
長聞鄉人語,此家勝良賈。 骨肉化飢魂,倉中有飽鼠。 青春滿桑柘,旦夕鳴機杼。 秋風一夜來,累累聞砧杵。 西鄰有原憲,蓬蒿遶環堵。 自樂固窮心,天意在何處? 當門見堆子,已作桑田主。 安得四海中,盡爲虞芮土。
二秀才,二秀才兮非秀才,非秀才兮是仙才。 中華國裏親遭遇,仰面觀天笑眼開。 鶴形兮龜骨,龍吟兮虎顏。 我有至言相勸勉,願君兮勿猜勿猜。 但煦日吹月,嚥雨呵雷。 火寄冥宮,水濟丹臺。 金木交而土歸位,鉛汞分而丹露胎。 赤血換而白乳流,透九竅兮動百骸。 然然卷,然然舒,哀哀咍咍。 孩兒喘而不死,腹空虛兮長齋。 酬名利兮狂歌醉舞,酬富貴兮麻裰莎鞋。 甲子問時休記,看桑田變作黃埃。 青山白雲好居住,勸君歸去來兮歸去來。
(案《全唐詩》無崔致遠詩。 日本河世寧《全唐詩逸》卷中收致遠詩一首又句七聯。 此六十首詩載致遠所著《桂苑筆耕集》〖有《四部叢刊》本〗。 今即自《叢刊》本錄出,而以南京圖書館所藏高麗聚珍活字本校之。 )。
下馬連聲叩竹門,主人何事感遺恩。 迴頭泣向兒童道,重見甘棠舊子孫。 (見《增修詩話總龜前集》卷二十五引《青瑣後集》)(〖1〗《青瑣後集》:「廖齊父爽直嘗爲永州刺史。 齊後遊零陵,於民間見父題壁,感而成詩曰〖略〗。 」清鄧顯鶴輯《沅湘耆舊集》卷八定此詩作者爲廖偃,其說謂「偃父圖曾爲永州刺史,後偃遊零陵,於民間見父題壁,感而成詩。 」偃事跡詳陸氏《南唐書》卷八、《十國春秋》卷七四。 祖爽,父匡圖。 匡圖,宋人避諱或省「匡」字,《十國春秋》卷七三載其仕歷,未任永州刺史。 其父爽事跡附匡圖傳,初仕南漢,後舉族奔楚,馬氏表爽爲永州刺史。 此詩非廖偃作。 爽子今知有二人,即匡圖、匡齊。 因知此詩爲匡齊作。 《青瑣後集》所謂「廖齊父爽直嘗爲永州刺史」,「齊」字上因避諱略去「匡」字,與匡圖同例。 「爽直」之「直」字爲衍文。 )。
野店臨官路,重城壓御隄。 山開灞水北,雨過杜陵西。 歸夢秋能作,鄉書醉嬾題。 橋回忽不見,征馬尚聞嘶。
雲水千僧共默耕,煩君乞食出山行。 蕨薇夜雨萌寒麓,桃李春風織錦城。 空谷一呼同響應,圓珠衆色合光明。 上方此去分香飯,爲我先須見浄名。
聖主中興急用人,小臣無術贊經綸。 功名分付雲臺士,願學先生事隠淪。
世間固有無情物,天上寧無有慾仙。 想得武陵人去後,精神交感此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