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往不返,朝市去無回。 能樂窮通者,真知出處哉。 次山稱漫仕,彭澤賦歸來。 堪笑脅肩子,相從不待媒。
无
其他无
〔宋朝〕 黄公度
山林往不返,朝市去無回。 能樂窮通者,真知出處哉。 次山稱漫仕,彭澤賦歸來。 堪笑脅肩子,相從不待媒。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羽蓋飛天漢,鳳駕越層巒。 俱歎三秋阻,共敍一宵歡。 璜虧夜月落,靨碎曉星殘。 誰能重操杼,纖手濯清瀾。
碑折松枯山火燒,夜臺從閉不曾朝。 那將逝者比流水,流水東流逢上潮。
遠風南浦萬重波,未似生離別恨多。 楚管能吹柳花怨,吳姬爭唱竹枝歌。 金釵橫處綠雲墮,玉筯凝時紅粉和。 待得枚臯相見日,自應粧鏡笑蹉跎。
切脈定知生死路,但向止濇中取。 看取濇脈喻止代,此是死期之大槩。 濇脈喻外有形證,未可斷他殂大命。 若無形證與代同,尺部見之皆死定。 欲知死期何以取?古賢推定五般土。 陽土須知不過陰,陰土遇陽當細數。 四季中央戊己同,萬物憑土以爲主。 孤陽寡陰即不中,譬取鰥夫及寡婦。 假如申年腎代止,十投一歲分明主。 尺部失主鬼稱尊,其人子年夏季死。 鬼賊脈在一年內,此事人間盡稱會。 春得肺脈死庚辛,愚者反嫌藥不對。 叔和謌訣精微,但何其中尋取義。 尺部伏似樹無根,陰毒傷寒合其類。 回陽着文後仍看,切骨若無堪下淚。 若人六脈動搖搖,又怕其中無胃氣。 屋漏雀啄惡見脾,餘部見之皆不畏。 死期常例有多門,彈石解索須細論。 此候不逾於一季,姻親泣送葬孤墳。 鰕遊若也及魚翔,一氣之期即不長。 十五日中尋鬼賊,水一火二木三量。 金四土五數已實,各隨部位好參詳。 每季土王十八日,此法古今永無失。 黃帝一法四分三,一法亦云三十日。 隨分遠近各不同,藏在玉函誇祕密。 唯有傷寒最無定,汗吐下後脈須靜。 忽然相反即難醫,外邊有怕乖形證。 脈息至少冷虛憊,至多熱壅水爲怪。 補虛瀉實更仍前,見此分明還可駭。 上醫四事盡須諳,脈病證治要相參。 有一乖違難措手,此即難醫大不堪。 更有久病及暴病,大都要知消詳慣。 久病脈變即不中,死候當須宜早辨。 暴病脈變亦多端,或善或惡依法看。 脈病相違即不效,要知大命必須𢬵。 關前爲陽關後陰,婦人反此是冠簪。 乘凌覆溢相侵奪,榮衛調和理更深。 欲識童男與童女,訣在寸關幷尺裏。 自然緊數甚分明,都緣未散精華氣。 小兒脈氣似大人,老少相違即不起。 本經自病最難醫,縱療何年有瘥時。 間藏七傳無外證,強將元散與扶持。 傷寒中風自難看,指下逢之脈繚亂。 合吐即瀉即非良,汗脈見時須發汗。 雖然得汗狀如珠,密密鋪排在病軀。 此候不堪休胗脈,其人朝夕命疕殂。 但於弦鈎毛石中,此狀見之當病劇。 徒誇五色大還丹,若願痊除空費力。 更有死脈多般樣,難經細說那志向,從上損下死即遲,死脈多從下損上。 連傳五臟死疾時,一朝炁少志調養。 再損之時促命期,如逢真箇堪惆悵。 病候脈狀多中取,要知大抵開門戶。 有一乖違即不中,但看強者推爲主。 復有久病更難看,或與健人脈一般。 忽然加至脈飜雙,結托尋衣好買棺。 若遇風疾及勞疾,妙法看時如抵聖。 風疾脾緩空費力,勞極心數命難存。 風疾無令脈至遲,勞疾至多藥無應。 傷寒中風得死脈,但將真藥與瓷闘。 藥靈病退脈須和,脈若準前命難救。 如此定知生死期,可作醫家箕本柄。 若能指下悟元機,便是靈臺掛明鏡。
妙湛清虛理,芭蕉立井身。 惟君俱得地,獨我不如人。 書辱寒溫問,茶分安樂春。 殷勤拜佳賜,自汲井花新。
尊位如何,澄潭影裏探秋波。 日面月面,鐵眼銅睛安可辨。 君不見一聲霹靂兮霧罩長空,千眼頓開兮雲收嶽面。 還見馬師麽?病在膏肓,切須忌口。
與君坐階除,遥望海上月。 試舉太白杯,借問幾圓缺。 人生易分散,動作隔年別。 今宵對嬋娟,莫放酣歌絕。
勸我著新衣,深辭老不宜。 如今百事懶,不比舞雩時。
出舟湖渺渺,月白絕纖氛。 已見水如鑑,莫生波上雲。 獨征何慕侶,冷酌不知醺。 露下清吟久,同心本愛君。
夜閉袁門晏未開,開門滿目是瓊瑰。 木綿著地還飛起,楊絮沾人倒撲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