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丘落日東郊昏,蘭風桂露啼幽痕。 年周九十笑語溫,衝頭雪矣花仍存。 仙裾拂拂始倚門,扶挾何必煩諸孫。 二鶵前起慰心魂,喻宗老人五院尊。 衆口咽矣遍地恩,柔則之餘六四坤。
无
其他无
〔宋朝〕 員興宗
太丘落日東郊昏,蘭風桂露啼幽痕。 年周九十笑語溫,衝頭雪矣花仍存。 仙裾拂拂始倚門,扶挾何必煩諸孫。 二鶵前起慰心魂,喻宗老人五院尊。 衆口咽矣遍地恩,柔則之餘六四坤。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君不見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鵑似老烏。 寄巢生子不自啄,羣鳥至今與哺雛。 雖同君臣有舊禮,骨肉滿眼身羈孤。 業工竄伏深樹裏,四月五月偏號呼。 其聲哀痛口流血,所訴何事常區區。 爾豈摧殘始發憤,羞帶羽翮傷形愚。 蒼天變化誰料得,萬事反覆何所無。 萬事反覆何所無,豈憶當殿羣臣趨。
千里獨遊日,有懷誰與同。 言過細陽令,一遇郎陵公。 清節邁多士,斯文傳古風。 閭閻知俗變,原野識年豐。 吾道方在此,前程殊未窮。 江天經峴北,客思滿巴東。 夢渚夕愁遠,山丘晴望通。 應嗟出處異,流蕩楚雲中。
古堤迎拜路,萬里一帆前。 潮作澆田雨,雲成煮海煙。 吏閑唯重法,俗富不憂邊。 西掖今宵詠,還應寄阿連。
弟兄同五郡,父子本三州。 欲驗飛鳧集,須徵白兔遊。 靈瓜夢裏受,神橘座中收。 鄉國何迢遰,同魚寄水流。
武陵川徑入幽遐,中有雞犬秦人家,家傍流水多桃花。 桃花兩邊種來久,流水一道何時有? 垂條落蕋暗春風,夾岸芳菲至山口。 歲歲年年能寂寥,林下青苔日爲厚。 時有仙鳥來啣花,曾無世人此携手。 可憐不知若爲名,君任(一作「往」)從之多所更。 古驛荒橋平路盡,崩湍怪石小溪行,相見維舟登覽處,紅堤綠岸宛然成。 多君此去從仙隱,令人晚節悔營營。 (見《文苑英華》卷三三二)(按:明刻本《文苑英華》收此詩失署名,《全唐詩》卷七八六遂收歸無名氏。 按《吟窗雜錄》卷四六收包融《武陵桃源送人》一首,前二句與此詩二句同,後二句作「先時見者爲誰耶,源水今流桃復花」。 《全唐詩》卷一一四已收入。 《吟窗雜錄》爲北宋末蔡傳編,保存唐詩甚豐,惟多爲節錄。 其錄爲包融詩,當可信。 《英華》所錄前三句,疑脫去一句。 )。
若道法皆如幻有,造諸過惡應無咎。 云何所作業不忘,而藉佛慈興接誘。 (《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一、《五燈會元》卷八。 )。
清沂雩舞蹈前模,風詠先生于蒍于。 論述殊堪露門召,鎸摩已化兔園儒。 臺評公雅銛鋒鍔,杖齒袁遺抱筆觚。 草木溉培裁晝暇,忘憂蘭桂富芳荂。
堯明文采燦星宿,子全道義高金玉。 傷哉二子不可見,墓上悲風號拱木。 逢君論友話偶及,令我呑聲爲渠哭。 因渠感君不我鄙,遠寄錦囊詩一軸。 有如貝闕羅珠璣,東攫西拏厭吾欲。 又如康衢走騏驥,朝越暮燕惟爾逐。 匹夫獲罪坐懷璧,誰使夜光衝蔀屋。 仲尼知本故稱水,請看懸崖瀉飛瀑。 我從二子方弱冠,俛仰三終同轉轂。 壯年登第今已老,碌碌無奇堪齒錄。 羨君節操似松筠,雪裏高標仍絕俗。 已將義命等窮途,肯爲身名强榮辱。 高情慷慨憐衰晚,妙句縱横丐膏馥。 開緘反復讀數過,骨竦毛森頭觳觫。 施隆報蔑君勿誚,明月輕投得魚目。 人生遇合會有日,行矣鳴騶入空谷。 燮調元化坐廟堂,長使斯民歌鼓腹。
掩關味詩書,青簡亦已槁。 相携出東城,及此風日好。 僧簷覆谿淥,共取一尊倒。 眷此松桂陰,不接車馬道。 慇懃玩流光,齒髮行且老。 諸公奠九鼎,帝室欣再造。 優遊容我輩,放浪事幽討。 念君東山姿,文字富天藻。 風期在經綸,彈冠苦不早。 寧知如子雲,白首太玄草。
欲駐長春學道家,如何白雪是黄芽。 聊憑高士五株柳,爲問仙人三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