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將歸故山留別杜侍御

〔唐朝〕 王建

有川不得涉,有路不得行。 沈沈百憂中,一日如一生。 錯來干諸侯,石田廢春耕。 虎戟衞重門,何因達中誠。 日月俱照輝,山川異陰晴。 如何百里間,開目不見明。 我今歸故山,誓與草木幷。 願君去丘坂,長使道路平。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 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 戶多輸翠羽,家自種黃甘。 遠勝登僊去,飛鸞不假驂。

    韓愈 唐宋诗
  • 益昌行

    驅馬至益昌,倍驚風俗和。 耕夫隴上謠,負者途中歌。 處處川復原,重重山與河。 人煙遍餘田,時稼無閑坡。 問業一何脩,太守德化加。 問身一何安,太守恩懷多。 賢哉我太守,在古無以過。 愛人甚愛身,治郡如治家。 雲雷既奮騰,草木遂萌芽。 乃知良二千,德足爲國華。 今時固精求,漢帝非徒嗟。 四海有青春,衆植佇揚葩。 期當作說霖,天下同雱𩃱。

    歐陽詹 唐宋诗
  • 和令狐相公初歸京國賦詩言懷

    凌雲羽翮掞天才,揚歷中樞與外臺。 相印昔辭東閣去,將星還拱北辰來。 殿庭捧日彯纓入,閣道看山曳履回。 口不言功心自適,吟詩釀酒待花開。

    劉禹錫 唐宋诗
  • 逍遥詠 其二

    於身日毅但多爲,賢聖何曾免是非。 大道幾時明鄙隔,真宗隠顯在玄機。 周知物理通還感,俯仰從來有順違。 宜且守恒存禮讓,難中輕重兩相依。

    宋太宗 唐宋诗
  • 拜芭蕉情禪師

    來謁芭蕉大仰孫,要明圜相識躭源。 橫山煙雨洗秋骨,掠面溪風吹暑痕。 菖蒲葉瘦水石秀,枇杷樹密軒窗昏。 阿誰床頭柱杖子,乞我款曲尋雲根。

    釋正覺 唐宋诗
  • 送深書記 其一

    東海鯉魚吞卻海,西河師子口門大。 金剛喚起足行神,還卻趙州行腳債。

    釋慧空 唐宋诗
  • 挽程朝議二首 其一

    兵革連年苦亂離,江東耆舊日衰微。 身兼五福如公少,眼見重孫自古稀。 未厭案頭翻貝葉,方榮堂上戲斑衣。 東風忽破南柯夢,回首音容涕淚揮。

    吳芾 唐宋诗
  • 許希

    京城名利塗,車馬相奔馳。 其間取富貴,往往輸巫醫。 前後十數輩,身沒名已隳。 獨有許希者,藴蓄何瑰奇。 始自下蔡來,所處尤喧卑。 西市三十年,汩汩無人知。 一朝仗至藝,驟登文石墀。 三鍼愈上疾,神速不移時。 酬以六尚官,著籍通端闈。 旌以三品服,佩紫垂金龜。 于時稱謝畢,西向復陳儀。 當宁驚且問,歷歷宣其辭。 臣傳扁鵲術,遇主今得施。 特此一展謝,臣心不自私。 主上惜其意,擊賞爲噓唏。 仍給水衡錢,國西命立祠。 復加靈應號,金額照華榱。 自此輦轂下,求禱何祁祁。 我過慶成坊,見之心且悲。 秦醫術雖妙,五腑及四肢。 所習得其人,千齡祀不虧。 魯聖術至大,帝道與民彝。 所習非其人,一朝反相持。 小吏師荀況,竊爲辨說資。 作相勸焚書,詐云愚蚩蚩。 後之爲儒者,其心皆李斯。 昔在布衣日,動守先王規。 朝談十二經,夕誦三百詩。 依憑稽古力,榮進無他歧。 及居廟堂上,長劍冠峨巍。 自謂天所賦,焉知有宣尼。 宣尼斷襲封,十經寒暑移。 他姓爲邑官,鄉老皆驚疑。 上章寢不報,九重遭面欺。 諫官不舉失,御史不言非。 盡爲許希笑,得路忘先師。

    顔太初 唐宋诗
  • 過采石有感

    短衣射虎早霜天,嘆息南山又七年。 唾手每思雙羽箭,快心初見萬樓船。 平波漫漫看浮馬,高柳陰陰聽亂蟬。 明日重尋石頭路,醉鞍誰與共聮翩。

    陸游 唐宋诗
  • 雨後散步後園二首 其一

    淡日輕雲未快晴,涓涓溝水去無聲。 爲憐一徑新苔綠,别就牆陰取路行。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