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書院雜詠 薝蔔

〔宋朝〕 王十朋

禪友何時到,遠從毘舍園。 妙香通鼻觀,應悟佛根源。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初夏遊楞伽精舍

    越舼輕似萍,漾漾出煙郭。 人聲漸疎曠,天氣忽寥廓。 伊予愜斯志,有似劀{疒}瘼。 遇勝即夷猶,逢幽且淹泊。 俄然櫂深處,虛無倚巖崿。 霜毫一道人,引我登龍閣。 當中見壽象,欲禮光紛箔。 珠幡時相鏗,恐是諸天樂。 樹杪見觚稜,林端逢赭堊。 千尋井猶在,萬祀靈不涸。 下通蛟人道,水色黮而惡。 欲照六藏驚,將窺百骸愕。 朅去山南嶺,其險如邛笮。 悠然放吾興,欲把青天摸。 紫藤垂罽珥,紅荔懸纓絡。 蘚厚滑似漦,峰尖利如鍔。 斯須到絕頂,似愈漸離㸌。 一片太湖光,只驚天漢落。 梅風脫綸帽,乳水透芒屩。 嵐姿與波彩,不動渾相著。 既不暇供應,將何以酬酢。 却來穿竹徑,似入青油幕。 穴恐水君開,龕如鬼工鑿。 窮幽入茲院,前楯臨巨壑。 遺畫龍奴獰,殘香蟲篆薄。 褫魂窺玉鏡,澄慮聞金鐸。 雲態共縈留,鳥言相許諾。 古木勢如虺,近之恐相蠚。 怒泉聲似激,聞之意爭博。 時禽倏已嘿,衆籟蕭然作。 遂令不羈性,戀此如纏縛。 念彼上人者,將生付寂寞。 曾無膚撓事,肯把心源度。 胡爲儒家流,沒齒勤且恪。 沐猴本不冠,未是謀生錯。 言行既異調,棲遲亦同託。 願力儻不遺,請作華林鶴。

    皮日休 唐宋诗
  • 商山道中

    雲橫峭壁水平鋪,渡口人家日欲晡。 却憶往年看粉本,始知名畫有工夫。

    韓偓 唐宋诗
  • 寒夜聯句

    靜境揖神凝,寒華射林缺。 清知思緒斷,爽覺心源徹。 高唱戛金奏,朗詠鏗玉節。 我思方泬寥,君詞復淒切。 況聞風篁上,擺落殘凍雪。 寂爾萬籟清,皎然諸靄滅。 西窗客無夢,南浦波應結。 河光正如劒,月魄方似玦。 短燼不禁挑,冷毫看欲折。 何夕重相期,濁醪還爲設。

    陸龜蒙 唐宋诗
  • 山行見孤松成詠

    孤松鬱山椒,肅爽凌清霄。 既挺千丈幹,亦生百尺條。 青青恆一色,落落非一朝。 大廈今已構,惜哉無人招。 寒霜十二月,枝葉獨不凋。

    張宣明 唐宋诗
  • 敦煌(伯五○○七)三首 僕固天王乾符三年四月廿四日打破伊州……(此缺數字)錄打劫酒泉後却□斷(下缺)

    爲言回鶻倚兇(下缺)(〖1〗以上詩三首,都作於唐大中二年〖公元八四八年〗張義潮起義以後。 「歌謠再復歸唐國」,即詠此事。 第三首詩題有歷史價值。 僕固天王殆即北庭廻鶻首領僕固俊。 此詩應是當時當地人所作,所以稱他爲「天王」。 乾符三年〖八七六〗打破伊州事,不見史書記載。 可惜詩題殘缺,詩文僅存六字,以致意義不夠明顯。 這時候,僕固俊受張義潮的指揮,打敗了吐蕃不久。 這次〖八七六〗打伊州,想他是受張義潮的命令的。 )。

    敦煌人作品[一] 唐宋诗
  • 聞蛩

    愁殺離家未達人,一聲聲到枕前聞。 苦吟莫入朱門裏,滿耳笙歌不聽君。

    郭震 唐宋诗
  • 和歷陽守張仲智觀梅五首 其二

    萬事當從酒到休,子山那得許多愁。 綠樽翠杓梅花夕,不醉翻令惡客羞。

    王之道 唐宋诗
  • 頌古 其一七

    錢塘潮頭來,成都藥市集。 叵尀汝州風,吹落毛僧笠。

    釋慧空 唐宋诗
  • 明妃曲

    漢家和親成故事,萬里風塵妾何罪。 掖庭終有一人行,敢道君王棄憔悴。 雙駝駕車夷樂悲,公卿誰悟和戎非。 蒲桃宮中顔色慘,雞鹿塞外行人稀。 沙磧茫茫天四圍,一片雲生雪即飛。 太古以來無寸草,借問春從何處歸。

    陸游 唐宋诗
  • 跋尤延之山水兩軸二首 其二

    水漱瓊沙冰已凘,野鳬半起半猶遲。 千竿脩竹一江碧,只欠梅花三兩枝。

    楊萬里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