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唐莊宗

〔宋朝〕 王十朋

十年征戰不知勞,三矢功成意氣豪。 自咤身爲李天下,焉知禍起郭門高。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雜歌謠辭 漁父歌 二

    避世垂綸不記年,官高爭得似君閑。 傾白酒,對青山,笑指柴門待月還。

    李珣 唐宋诗
  • 祭方丘樂章 肅和

    至矣坤德,皇哉地祗。 開元統紐,合大承規。 九宮肅列,六典相儀。 永言配命,長保無虧。

    褚亮 唐宋诗
  • 聞角

    曉樓煙檻出雲霄,景下林塘已寂寥。 城角爲秋悲更遠,護霜雲破海天遙。

    杜牧 唐宋诗
  • 風箏

    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往來風。 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移將別調中。

    高駢 唐宋诗
  • 贈宋校書

    曾伴元戎獵,寒來夢北軍。 閑身不計日,病鶴放歸[雲]。 石上鋪碁勢,船中賭酒分。 長言買天姥,高臥謝人羣。

    李洞 唐宋诗
  • 驄馬

    西北五花驄,來時道向東。 四蹄碧玉片,雙眼黃金瞳。 鞍上留明月,嘶間動朔風。 借君馳沛艾,一戰取雲中。

    沈佺期 唐宋诗
  • 書樓

    業成人已去,陳迹自依然。 竈有殘丹火,窗遺溢寶篇。 懷賢驚異世,撫事感流年。 早述《南華》理,遽應返化仙。 (同前。 )(〖1〗《洞霄圖志》卷四《古跡門·書樓》條:「一名垂象樓,暨天師所居。 天師少好經史,著述不輟,其中卷秩,委積左右。 ……白元鑒有詩。 其址亦在今道院內,爲精思流派。 」)。

    白元鑒 唐宋诗
  • 迴波樂 一○三

    夫妻擬百年,妻即在前死。 男女五六箇,小弱未中使。 衣破無人縫,小者肚露(一作「路」)地。 更娶阿娘來,不肯縫補你。 入戶徒衣食,不肯知家事。 合鬪遺啾唧,阿娘嗔兒子。 家內既不和,靈神(張將二字互乙)不歡喜。 後母即後翁,故故來相值。 [□□□□□],故來尋常事。 欲得家裏知,孤養小兒子。 (以上三十六首皆錄自前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二劉復輯《敦煌掇瑣》三○,原件編號爲伯三四一八。 據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卷五參校。 張氏另參用了伯三七二四、斯六○三二及蘇二八五二卷點校。 )(按:劉復《敦煌掇瑣》目錄謂此卷卷殘,抄出者共五十二首。 童養年輯《全唐詩續補遺》卷二據以選錄十首。 今將童氏未錄者全部錄出,合計共得詩四十二首,不及劉氏所言之數,因篇章分合不同之故耳。 又劉氏於末首眉批:「原本似未寫完。 」然細審詩意及押韻,似第十七句脫去,全詩已抄完。 原卷首殘尾不殘。 按:上錄伯三四一八、伯三七二四、伯六○三二等三卷所錄五言詩,原皆不題作者。 張錫厚考爲王梵志作。 然此組詩內容與王梵志詩有較大不同,是否即王梵志作,尚可討論。 今姑從張說,錄存於王詩之末,以俟考詳。 )。

    王梵志 唐宋诗
  • 鳴臯歌奉餞從翁清歸五厓山居

    憶昨鳴臯夢裏還,手弄素月清潭間。 覺時枕席非碧山,側身西望阻秦關。 麒膦閣上春還早,著書却憶伊陽好。 青松來風吹古道,綠蘿飛花覆烟草。 我家仙翁愛清真,才雄草聖凌古人,欲臥鳴臯絕世塵。 鳴臯微茫在何處?五厓峽水橫樵路。 身披翠雲裘,袖拂紫烟去。 去時應過嵩少間,相思爲折三花樹。

    李白 唐宋诗
  • 和十五姪見寄

    草廬高卧幾經春,被褐深藏席上珍。 已自閉門甘澹泊,不妨琢句自清新。 我慚老去同流俗,日念歸來作野人。 此後塤箎酬唱罷,因風見寄莫辭頻。

    吳芾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