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無閏月那成年,廟有先君豈上賢。 魯國從來秉周禮,文公何事獨無天。
无
其他无
〔宋朝〕 王十朋
時無閏月那成年,廟有先君豈上賢。 魯國從來秉周禮,文公何事獨無天。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庭陳大樂,作當太微。 凝旒負扆,端拱垂衣。 鴛鸞成列,簪組相輝。 御爐香散,郁郁霏霏。
江邊踏青罷,迴首見旌旗。 風起春城暮,高樓鼓角悲。
身退謝名累,道存嘉止足。 設醴降華幡,挂冠守空谷。 偶尋野外寺,仰慕賢者躅。 不見昔簪裾,猶有舊松竹。 煙霞雖異世,風韻如在矚。 余即江海上,歸轍青山曲。
分散骨肉戀,趨馳名利牽。 一奔塵埃馬,一泛風波船。 忽憶分手時,憫默秋風前。 別來朝復夕,積日成七年。 花落城中池,春深江上天。 登樓東南望,鳥滅煙蒼然。 相去復幾許,道里近三千。 平地猶難見,況乃隔山川。
孤峰不與衆山儔,直入青雲勢未休。 會得乾坤融結意,擎天一柱在南州。
大朴逐物盡,哀我天地功。 爭得榮辱心,灑然歸西風。
一旦秦皇馬角生,燕丹歸北送荆卿。 行人欲識無窮恨,聽取東流易水聲。
兀然無事無改換,無事何須論一段。 直心無散亂,他事不須斷,過去已過去,未來更(《燈錄》作「猶」)莫(黃庭堅書本作「何用」)算。 兀然無事坐(黃作「事」),何曾有人喚? 向外覓功(黃作「工」)夫,總是癡頑漢。 糧不畜一粒,逢飯但知{埶/食}(黃作「知{口馵}」,《燈錄》同黃,注:「陟立切」)。 世間多少(黃作「事」)人,相趁渾不及。 我不樂生(黃作「昇」)天,亦不愛福田。 饑來喫飯(黃作「饑來一鉢飯」),困來即臥(黃作「展脚」《燈錄》無「臥」字)眠。 愚人笑我,智乃知賢(《燈錄》作「焉」,黃作「愚人以爲笑,智者謂之然」)。 不是癡鈍,本體如然。 (此下黃多「非愚亦非智,不是空中去」二句)要去即去,要住即住(二「即」字,黃皆作「如是」)。 身被(《燈錄》作「披」)一破[衲](納)(從《燈錄》改),脚著孃生袴。 多言復多語,由來反相悮(黃作「誤」)。 若欲度衆生,無過且自度。 莫謾求真佛,真佛不可見。 妙性及靈臺,何曾受[薰](勳)(從《燈錄》改)煉(黃作「鍊」)。 心是無事心,面是孃生面。 劫石可移動(黃作「動搖」),箇中難(《燈錄》作「無」)改變。 無事本無事(黃無以上三字),何須讀文字? 削除人我本,冥合箇中意。 種種勞筋骨,不如林間(《燈錄》作「下」)睡兀兀。 舉頭見日高(黃作「出」),乞飯從頭餧(《燈錄》、黃作「𢫫」)。 將功用功,展轉冥朦。 取則(《燈錄》作「即」)不得,不取自通。 吾有一言,絕慮[忘](志)(從黃書本改,《燈錄》作「亡」)緣。 巧說不得,只用心傳。 更有一語,無過直與。 細如(黃作「極」)毫(《燈錄》作「豪」)末,[大](本)(從《燈錄》改)無方所,本自圓成,不勞機杼。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 青松蔽日,碧澗長(黃作「常秋」)。 臥藤蘿下,塊石枕頭。 山雲當幕(《總勝》作「賞慕」),夜月爲鉤(《燈錄》、《總勝》、《沅湘》二句均在「臥藤」二句前)。 不朝天子,豈羨王侯。 生死(《總勝》二字至乙)無慮,更須(《燈錄》等均作「復」)何憂? 水月無形,我常只(《總勝》作「自」)寧。 萬法皆爾,本自無生(《總勝》作「不死不生」)。 兀然無事坐(《總勝》作「箇事」),春來草自青。 (見《祖堂集》卷三,以《四部叢刊三編》影宋本《景德傳燈錄》卷三十、《宛委別藏》本《南嶽總勝集》卷下、《沅湘耆舊集》卷十引《林間錄》及《王梵志詩輯校》卷六據石刻拓本錄黃庭堅書此詩對校。 )(按:《全唐詩續補遺》卷二據清高士奇《江村消夏錄》卷二《黃庭堅書梵志詩卷》收此詩歸王梵志,分作十一首,實誤。 《江村消夏錄》收該卷後有庭堅自跋,並未以爲梵志詩。 以此詩歸梵志,始於卷末董其昌跋。 今唐宋多種典籍皆作懶殘作,其昌逞臆之說,應予否定。 )。
仕進行所志,退居適吾情。 本無顛瞑患,那有得失驚。 想彼貪者狼,跋疐不少寧。 又哀觸藩羝,兩角掛紫荆。 君子但居易,肯與世轍爭。 彼以戚戚終,我以坦坦生。 斯堂誰所築,向公勇且英。 百鍊見剛質,千尋抵孤清。 藝蘭畹畹滋,栽竹箇箇成。 無復笛三弄,只聞絃誦聲。 客來引壺觴,客去山崢嶸。 咄哉狙詐兒,夸眩機巧呈。 揶揄復揶揄,鏡空難遁形。 天命有通塞,況公負時名。 唐濟嗣先業,選掄待揚庭。 一朝看遊刃,光芒發新硎。 十步即千里,紫氣無留行。 青蠅失榛棘,周道如砥平。
久客天涯憶故園,彊名官寺只衡門。 秋桐蠧遍無全葉,古柳吹斜出半根。 痛飲每思尊酒窄,微官空羨布衣尊。 何時定下三巴去,思臥孤舟聽斷猿。